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千亿增量资金静候门外,3000点隐现跌出来的机会

第一财经APP 2018-04-17 21:43:01

作者:谢丹敏    责编:陈天翔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称,再有几周MSCI主要指数即将把A股纳入其中,在纳入比例为5%的情况下,或许吸引185亿美元流入中国。

A股市场总是变幻莫测,在MSCI约千亿增量资金静候门外的前几个月,这个市场就上演了两波风格明显的行情。

农历狗年春节后,A股市场演绎小票反弹行情,短短1个多月时间里,创业板指数反弹20%以上;与此同时,大盘蓝筹挥别过去两年的结构性牛市,短短两个月时间里上证50指数下跌了18%。进入4月份,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小板等A股市场主要指数全部步入跌途,而创业板成了领跌先锋。

截至4月17日收盘,上证指数跌至3066.8点,逼近3000点整数关口。“过去一段时间,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过了,不该发生也会发生。”上海一位大型公募的投资经理对第一财经称,眼下正值年报、一季度披露的时间窗口期,市场最为看重的指标是真实业绩。接下来没有必要在纠结于买大买小,未来整个市场可能会表现为整体均衡、各板块内部因为业绩差异而分化明显。

风格切换成行

A股市场上的风格切换还是来了。在此之前的1月31日至于2月5的4个交易日,上证50指数连涨4日,累计涨幅超过3.3%。与此同时,弱势已久的创业板指数则还在继续寻底。

一些聪明的资金借道ETF市场实现了精准布局。据Wind统计,截至4月17日,易方达创业板ETF场内份额为62.4945亿份,远高于一季度末的52.2345亿份和去年末的30.7345亿份。若按照4月17日的二级市场收盘价格估算,今年以来易方达创业板ETF光场内流通份额的规模就足足增长了50亿以上。另一只创业板ETF的规模增长幅度更为明显。华安创业板50ETF场内流通份额去年末的2.8829亿份直接增长到了52.5779亿份,短短4个多月增长了近50亿份。按照4月17日二级市场的0.67元的价格来看,其间规模增长超过了30亿元。与此同时,虽然以上证50及沪深300等指数为挂钩标的多只ETF虽然规模也在增长,但变动幅度并不明显。

这一次,大小票之间的估值差再一次被拉大。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2月5日,创业板、上证50、沪深300三者的市盈率分别为43.9279倍、13.3054倍、15.6302倍,当日上证50估值为创业板的三成左右。到了3月31日,创业板与上证50的估值分别为55.3813倍、10.9098倍,也就是说此时上证50的估值水平只有创业板的两成不到。

从大众视野来看,创业板与上证50风格切换之所以发生是“跌多必涨和涨多必跌”的道理。上证50的牛市维持了2年之久,实现了65%左右的反弹幅度,相关个股翻倍或者增长数倍者辈出。反观同期,创业板指数整体跌幅超过40%,股价腰斩者众多。一涨一跌之间,创业板与主板之间的估值剪刀差得到了大幅缩减。

不过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若把时间周期拉长,主导A股市场走势的因素始终是业绩。眼下正值A股财报披露期。从已披露的2017年年报、一季报及预告的情况来看,创业板近期的反弹行情与业绩的改善休戚相关。

财通证券分析师姚玭称,市场风格变化的背后,是主板蓝筹和创业板之间的相对业绩表现变化。2018年一季报创业板业绩增速大幅回升;大概率2018年主板和创业板业绩增速的剪刀差会收窄。

据兴业证券统计,从已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的617 只可比的创业板标的情况来看,一季度业绩预计增速为 29%。剔除盈利和收入规模对板块有较大影响的温氏股份之后,预计增速为 32%,较 2017 年一季度的增速有较大回升。

姚玭又称,蓝筹股下跌的主要因素在于市场对经济的担忧,对需求下滑的担忧仍在发酵。直接受到影响的是金融地产及黑色系周期股,后周期的消费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盘面再变

进入4月份,创业板的反弹行情出现了戛然而止的迹象。与前些时日快速反弹不同的是,创业板指数超越大盘和上证50的跌势。4月至今,创业板指数、上证综指、上证50三大指数的跌幅分别为6.14%、3.22%、3.18%,其中光4月17日一日,创业板指数跌幅就达到2.99%。与此同时,A股上证综指最新点位为3066.8点,距离3000点关口仅有约2%的下跌幅度。

在市场整体往下的大背景下,反弹中的创业板显然难以独善其身。海通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称,

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市值公司虽然一季度业绩增速强劲反弹,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大部分业绩增速贡献来自于少数医药、通信和传媒领域,大部分创业板业绩增速仍面临较大压力。2018 年,2015 年并购的公司业绩承诺期已过,业绩下滑的概率提升,在7月创业板半年度业绩预告落地之前,市场对于创业板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担忧始终存在。

另有券商人士称,今年的A股市场像去年年初一样对经济充满担忧,但是3 月以来,部分高频数据的改善让部分投资者重新燃起了对经济的信心,但是由于今年中国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地产融资和地方政府的融资收到较大限制,因此,对经济的担忧仍然挥之不去。3 月进口数据和社融再次低于预期,将会进一步打击对经济的信心。

不过,市场的调整似乎也是布局真正有业绩的上市公司的好机会。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称,短期的波动不会改变中国产业升级和大国崛起的大趋势。随着年报和一季报的陆续发布,又到了进一步甄选和跟进优质公司的阶段。事件冲击带来的剧烈市场震荡,正是中期布局优质成长股和白马股的好时点。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称,再有几周MSCI主要指数即将把A股纳入其中,在纳入比例为5%的情况下,或许吸引185亿美元流入中国。重要的是,随着流入的管制减少,A股在MSCI指数中的权重未来也可能逐步从现在的5%上调到20%,届时全球投资者将对A股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蓝筹和低风险高质量股票可能会受到青睐。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