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科创板酝酿扩容,将纳入商贸、文化类优质企业

第一财经APP 2018-03-13 18:50:54

作者:胥会云    责编:杨志

除了扩容,上海也在拓展科技创新板的功能,帮助企业升级、转板。

在原有支持上海服务、上海制造的基础上,上海的科技创新板将进一步扩容,符合条件的上海商贸、上海文化的优质企业也将纳入其中。

3月13日,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了《关于推进本市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称支持上海市区域性股权市场借助上海“五个中心”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等相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有关金融开放创新优势,积极与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在有关政策框架内,争取相关创新业务先行先试。

作为创新业务之一,科技创新板于2015年12月开盘,目前挂牌企业累计169家。截至2018年3月12日,已有113家次挂牌企业在挂牌前后实现股权融资额16.34亿元;139家次企业通过银行信用贷、股权质押贷及科技履约贷模式实现债权融资8.98亿元,有效缓解挂牌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在二级市场交易方面,在股东普遍惜售的情况下,截至2018年3月12日,科技创新板累计交易总金额3.19亿元、交易总股数1.15亿股,成交价格平均值7.37元/股。

除了扩容,上海也在拓展科技创新板的功能,帮助企业升级、转板。

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下称“上海股交中心”)总经理助理陈妍对第一财经表示,关于科技创新板的转板事宜已经做了一些探索,包括大量的对接、服务工作。目前科技创新板的企业已经有1家准备申报IPO,有5家进入上市辅导阶段。“科技创新板显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市场效应”。

根据已披露的2016年年报统计显示,科技创新板挂牌企业的业绩平均增长率高达441.92%。

上海股交中心总经理张云峰表示,上海股交中心将丰富科技创新板内涵,研究、完善科创板挂牌规则,发挥科技创新板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交易方面的优势,为上海建设“五个中心”作出贡献。

在争取创新业务先行先试方面,张云峰说,上海股交中心还将深入探索国际业务,充分利用自贸区制度创新优势,积极探索推进境外股权、债权等多种融资方式制度性突破,最终形成灵活、自由、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创新服务模式。

上海股交中心是上海市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于2010年2月设立,并于2012年2月15日开业。主要服务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中小微企业,缓解这类企业的融资难题。

目前,上海股交中心已构建出E板、Q板、N板“一市三板”的市场格局,覆盖了从种子期到成熟期前期的所有中小微企业和各个行业的企业。

数据显示,上海股交中心已经帮助E、N板挂牌企业实现融资总额328.29亿元,N板挂牌企业融资满足率近100%,E板挂牌企业融资满足率约为55%。自2012年起,挂牌企业营业收入历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87%、117%、125%、326%和793%。

《若干意见》还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有关企业培育、工商登记、外资并购、财政扶持等支持政策措施,依托上海市区域性股权市场,提升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的市场化运用水平。同时,加强政策聚焦,为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上海股交中心也在不断完善促进融资、提升交易的新手段、新方法,积极在跨境融资等创新业务上进行试水,在科创基金、互联网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方面均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上海股交中心将结合五个中心建设,特别是借助上海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利用好有利条件,率先开展创新试点。”张云峰说。

上海股交中心还将成立二只直投基金,一是支持设立科创中心子基金,引入上海市科创中心母基金资金,专注投资于上海股交中心市场;二是牵头成立长三角联合股权投资基金,专注投资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在内的长三角股权市场和新三板市场,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提升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辐射能力,服务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型企业,为长三角一体化做贡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