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3月1日发布的新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显示,未来将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要求新建和改扩建企业的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不低于3000吨/年,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电池最低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9%和21%。
工信部表示,为加强光伏行业管理,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按照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控制总量、鼓励创新、支持应用的原则,制定此次新版规范条件。
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EnergyTrend)报告称,中国光伏市场在2017年持续爆发性成长,推升全年度全球光伏市场规模首度突破100GW大关。2018年全球光伏需求将进一步提高,上看106GW,但各区域市场的需求比例将有所改变。中国2017年的光伏并网量为52.83GW,为全球冠军,美国以12GW居次,印度以9.26GW的并网量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装机国。在中国的带动下,整个亚太地区2017年全球光伏市占率将达72%,为史上最高。
1月24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7年度新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受上网电价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2017年光伏发电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新增装机5306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3362万千瓦,同比增加11%;分布式光伏1944万千瓦,同比增长3.7倍。
规范条件的实施将进一步利好行业龙头企业,建议关注单多晶龙头以及分布式光伏龙头企业隆基股份(601012.SH)、中环股份(002129.SZ)、通威股份(600438.SH)和林洋能源(601222.SH)等。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过去一周,多晶硅价格震荡下行,硅片价格继续下行,电池和组件价格同样呈继续下探趋势。
中国多家光伏企业均启动了赴美建厂计划。
2024年以来,光伏企业之间的专利诉讼增多,国内光伏组件龙头企业中已有6家依法维权,并且维权行动不仅局限于国内市场。
2024年内,光伏电池技术相关的海外专利诉讼案件频繁发生,尤其针对TOPCon技术。
机构指出,光伏板块整体价格去年三季度触底,去年四季度企稳或酝酿小幅反弹,今年一季度或受益于产业链价格小幅回升而开启右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