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亚马尔项目投产,中国能源革命再添稳定LNG气源

第一财经APP 2017-12-09 08:19:53

作者:王世峰 ▪ 高歌    责编:宁佳彦

亚马尔项目的进口总量很大,对于我国发展天然气、调整能源结构来说意义重大。

2017年12月8日,位于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的亚马尔项目正式投产。

亚马尔项目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是集天然气和凝析油勘探开发、天然气处理、天然气液化、海上运输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上游投资开发项目,也是中俄两国目前最大的经济合作项目。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8日亲临典礼现场,显示中俄双方对这一项目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董秀城表示,此次亚马尔项目的进口总量很大,所以对于我国发展天然气、调整能源结构来说意义重大。

互利共赢的中俄合作新典范

作为俄罗斯主导项目建设、道达尔提供技术和咨询、中国提供资金和相关设备的多方合作典范,亚马尔项目由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Novatek)控股50.1%,中国石油、丝路基金、法国道达尔分别参股20%、9.9%、20%。

回溯亚马尔项目“落地”过程,早在2014年初便初具雏形。彼时中石油与诺瓦泰克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完成股权交割,诺瓦泰克作为大股东持股60%,中石油和法国道达尔分别持股20%,亚马尔LNG项目的合作框架初步形成。

随后,诺瓦泰克获得了俄罗斯政府颁发的出口天然气资质、亚马尔LNG项目由此获得出口权,打破了原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一家垄断天然气出口的局面,也使得这个总价值达到270亿美元的超级能源项目有了实施基础。

2014年5月,中俄两国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中石油还与诺瓦泰克公司签署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的供销合同。

2015年9月,中国的丝路基金与诺瓦泰克公司签署了关于亚马尔LNG项目的股权转让协议。丝路基金从诺瓦泰克公司购买亚马尔项目9.9%的股权,大股东诺瓦泰克的股权相应减少到50.1%,亚马尔项目多方合作的局面由此形成。

经过多年建设,亚马尔项目终于在各方的推动下正式投产。

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总裁米赫尔松表示,对俄罗斯来说,亚马尔项目是非常宏大的项目。伴随着该项目的投产,俄罗斯全国LNG的产量预计将增加2.5倍。亚马尔项目不仅将对世界油气市场带来积极影响,同时还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在中石油俄罗斯公司蒋奇看来,亚马尔项目是中国与俄罗斯双方战略对接的必然选择,合作也进一步实现了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每个国家吸引外资的目的都在于解决自身需求。目前发现的大部分北极地区的油气资源都处于俄罗斯境内,北极资源开发一直以来都是俄罗斯的战略选择,”蒋奇表示:“发展LNG产业也是俄罗斯的战略选择之一,目前俄罗斯供应的管道气占据了欧洲市场的三分之一。俄罗斯方面希望通过跟中石油合作,解决包括资金、市场在内的诸多问题,中石油也希望借此合作获得稳定的天然气供应,获得参与北极资源开发的机会,同时也希望借此积累北极资源开发的经验。”

北极气明年就可运达中国

在当地涅涅茨语里,亚马尔的意思便是“天涯尽头”。运输路途遥远,因此亚马尔项目中的LNG进入中国市场后能否保证价格的竞争优势颇受关注。

对此,蒋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亚马尔项目的LNG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力。

据悉,亚马尔项目建造的巨型液化天然气厂位于鄂毕河的入海口,鄂毕河位于西伯利亚西部,其上游为中国境内的额尔齐斯河,属北冰洋水系,鄂毕河流域是西西伯利亚的主要运输通道。为方便运输,亚马尔项目地下打出的气全部就地液化,液化气厂3条各550万吨/年的生产线,总年产能可达1650万吨,随后可直接通过LNG运输船将产品送至世界的任何角落。

其中,运往中国的亚马尔项目第一船LNG明年春夏之交可望经北极东北航道、白令海峡,运抵中国。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由于亚马尔项目位于北极圈内,所以冬季海洋运输时需要破冰船保驾护航。为了给日后运送LNG“练兵”,早在亚马尔项目建设过程中,中石油组织了超过50个航次的通过白令海峡和北极东北航道的物资和模块运输,大幅度地减少了运输的时间费用,又积累了运营北极东北航道的经验。

在蒋奇看来,通过北极航道运输天然气可以直接面向亚洲和欧洲市场,这也是一个较为便捷的方式。

除了运输成本可控之外,较低的原料气成本也是中石油选中亚马尔项目进行开采的重要原因。

蒋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亚马尔项目开采的气田是常规天然气,而非较难开采的页岩气或低渗透的煤层气。大部分采用的是水平井生产方式,单井产量较高,开采出的天然气也不含硫化氢,因而也不需要复杂的净化处理。所以上游原料气的成本相对较低,而北极地区本身的低温环境也提高了天然气液化的效果。

“4年前项目启动的时候,萨别塔施工现场完全没有任何基础设施,还是一片荒原,经过合作方的共同努力,项目快速推进,在建设高峰期现场有超过3万人施工作业,项目进度符合预期。”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总裁米赫尔松表示。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到北极圈内建厂,秘诀就是模块化建设,即将工厂拆分成一系列的模块,在全球各地的模块厂完成,运输到现场后,就像“搭积木”那样安装底座对应连结。

据了解,受益于模块化施工,亚马尔项目的建设速度,甚至超过了具备全年施工条件的热带和亚热带同类型液化天然气项目,而且这些模块大多数来自“中国制造”。

中石油方面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道,在亚马尔项目中,中国企业承揽了全部模块建造的85%,7艘运输船的建造、15艘LNG运输船中14艘船的运营等,工程建设合同额达78亿美元,船运合同额达85亿美元。处处体现中国元素的亚马尔,通过一个项目大大带动中国海工产业模块建造和造船等产业升级。

蒋奇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次中石油的亚马尔项目,以55亿美元的投资带动了154亿美元的出口,杠杆效应十分明显。

中国能源革命再添助力

2014年,中国领导人就提出,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长期战略,必须从当前做起,加快实施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

为此,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就成为能源革命的重要任务,而来自北极圈的天然气就成为中国的选择之一。

来自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评估报告显示,北极地区拥有待发现天然气技术可采储量超过47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未开采天然气储量的30%。因此,向极地进军已经成为未来能源开发的必然趋势。

对于中国而言,亚马尔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在中国西部陆路、南部海路进口液化气之外,新增北部海运液化气新来源,有利于中国在多国间增加采购的灵活性。由于亚马尔项目将要生产的96%的LNG产品已达成合同,大部分产品出口至亚太国家,且合同有效期为20年及以上,这有利于确保中国北路液化气来源的稳定供应。

蒋奇表示,亚马尔项目投产以后将促进俄罗斯天然气出口的多元化。一直以来,俄罗斯希望在管道气出口的同时,也增加液化气出口的方式。亚马尔项目投产后俄罗斯液化气出口比率将提高4%—5%,俄罗斯也会成为国际重要的LNG供应商。

亚马尔项目是中国完整参与LNG开发全过程的项目,也为中国自主开发其他天然气项目打下了基础,这是一步利于长远的大棋。根据合同,投产后销往中国市场的LNG至少为400万吨,大概占中国液化气进口量的10%—15%。“这无疑会增强中国液化气供应的稳定性,同时也相当于增加了中国进口资源的多样化。”蒋奇向第一财经记者补充道。

董秀城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整体来说,天然气是我国重点鼓励的方向之一,因为在化石能源中,天然气相对清洁。从治理雾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来看,发展天然气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天然气消费量每年超过2100亿立方米,而且每年还在增长。“供应能力增长本来比较快,但是消费侧的增长是跳跃式增长,导致供需之间不相匹配。”董秀城表示。

董秀城进一步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不依靠进口,我们大力发展天然气的目标可以说是‘无米之炊’。从全球气源角度来说,天然气还是十分充裕的。因此,亚马尔项目这么大的进口量可以为我国天然气的供给提供较为稳定的支持。”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