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楼》
【英】J.G.巴拉德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17年6月版
斯皮尔伯格30年前拍了部很有名的电影,叫《太阳帝国》,讲述的是英国少年吉姆在抗战爆发后的孤岛上海的冒险经历。这部电影改编自J.G.巴拉德的同名自传体小说。巴拉德1930年出生在上海,珍珠港事件后,被日军羁押于龙华集中营,战争结束后才于1946年返回英国。去年,又有一部巴拉德小说改编的电影上映,那就是由本·维特利执导,抖森、杰瑞米·艾恩斯等主演的《摩天楼》。与《太阳帝国》不同,这是一部科幻电影/小说,因为巴拉德其实是60年代英国科幻新浪潮的代表作家,而《摩天楼》则是极具反乌托邦色彩的科幻小说,建议可以对照电影和小说一起看。
《吴清源回忆录》
【日】吴清源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2017年7月版
在这个阿尔法狗傲然屹立于人类最高围棋智力之上的时代,读一读上一个曾如此睥睨天下的人的自传,或许会为人类找回一点自信。这个人就是整整活了一个世纪的吴清源。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作为围棋界神一样的存在,他基本上就相当于当时的人肉阿尔法狗,而且与“狗”不同,吴老还是一位博大精深的围棋思想者,八九十岁高龄了,还提出“21世纪围棋”的新思维。这部回忆录写于吴老70岁引退之际,从出生、丧父、东渡日本,到扬名日本棋界、开创“新布局”、在15年间将日本超一流棋士悉数降级,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战争的阴影和心灵挣扎的背景下完成的。
《五十四种孤单》
普玄等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4月版
54位孤寡老人以口述实录的方式,讲述他们当下的状态和一生的经历。从他们自己的述说,我们可以看到孤寡的多种成因,而普通意义上理解能力不足、经济条件差等,往往并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人最终成为孤寡老人的因素非常之多,而且具有相当的偶然性,“孤寡”这一事物几乎有着一种自身的遗传密码,在人世间寻找一个个载体。他们如今的生活已经得到了充分保障,但是毕竟没有子女,孤独成为他们生活中挥之不去的状态,或惨烈或痛心的往事往往加剧了孤独感。本书由“孤寡老人生存状态调查项目组”通过对福利院等场所的孤宿老人进行采访创作而成。
《决斗写真论》
【日】中平卓马、筱山纪信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2017年5月版
这本绝对是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摄影论著,出版于40年前,到2013年才有了第一个繁体中文版,现在终于出了简体版。可惜作者之一、日本最重要的摄影师和摄影理论家中平卓马,却已于两年前去世。中平的名字对普通中国大众很陌生,但他曾是森山大道的密友,也是上世纪70年代日本左翼政治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其摄影理论如“决斗写真论”、“植物图鉴论”极具冲击力。另一位作者筱山纪信则大名鼎鼎,为宫泽理惠拍的写真集长期霸占畅销榜首,但他远不只是拍摄美女,而是对摄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富有创造力的两个人撞击出的火花,令本书魅力无穷。
但有什么事情是数学家可以做得很好,而机器可能暂时还做不到的?广中平祐的回答是:“可变性”。他认为,正是灵活的、多维的可变性区分了人类与机器人。
马飞表示,很多乳腺癌患者担心肿瘤会复发,也担心肿瘤会遗传给孩子,所以不敢生。
1935年,中国取消银本位制,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
制片人左越一直记得纪录片开拍时,一所特殊学校校长说过的话:“这个群体不需要被可怜,不需要被同情,需要的是被了解、被知道。只有了解和知道,才能消除偏见。”
虽然该药物降低了心血管风险因素,但需要进行大规模试验来证明降低脂蛋白(a)确实可以减少心脏病发作和其他不良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