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民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农业部官员:中国⼤⾖自给率已下降到13%

第一财经 2017-04-16 12:54:00

作者:邵海鹏    责编:胥会云

⼤⾖去年进⼝了8391.3 万吨,比上年增长2.7%,目前自给率已经下降到13%。

4月15日举行的第二届“春耕论坛”上,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称,当前农业的主要⽭盾由供给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面在供给侧,有效供给跟不上消费需求升级。

具体来说,初级产品多、加⼯产品少;低端产品多、中⾼端产品少;⼤路货多、精品名牌少;单⼀功能多,多种功能产品少;优质不优价的现象也很突出。

王小兵表示,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三个背景值得关注。

首先是资源环境压力接近极限, 绿色生产跟不上。我国⼈均耕地、⽔资源分别只有世界平均⽔平的2/5和1/4,化肥、农药的单位面积施用量远⾼于世界平均⽔平,且有效利用率分别只有35.2%和36.6%,部分耕地、草原、畜禽养殖超过自身承载能⼒,资源、环境两道“紧箍咒”越绷越紧。

其次,部分农产品大量进口,国际竞争力跟不上。比如⼤⾖去年进⼝了8391.3 万吨,比上年增长2.7%,目前自给率已经下降到13%,又比如奶粉和鲜奶进⼝量分别达到84.6万吨和63.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5.2%和37.8%,奶粉等母婴用品成为跨境电商进⼝第⼀⼤类商品。

同时,王小兵说,目前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新动能没跟上。2016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为12363元,实际增长6.2%,增速为近13年来最低。从内部看,受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持续增收压⼒越来越⼤;从外部看,农民⼯外出务⼯数量和⼯资⽔平出现增速“双降”,2016年比上年增速分别下降0.1和0.7个百分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小兵认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已进入深度融合的新阶段,信息化成为农业现代化制高点和新引擎,数据成为现代农业新型资源要素。关于农业发展的下一步总思路,王小兵表示,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驱动作用,瞄准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要在促进产销平衡,资源节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上体现大数据的魅力和威力,在具体路径上,要立足于发展单品种大数据解决农产品的市场问题。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