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之城》经典的双人舞场面
从威尼斯惊艳首映,到7提7中横扫金球,再到追平奥斯卡单片提名14次的纪录,半年来,《爱乐之城》几乎占据了各大电影榜单的头条,85后导演达米安•沙泽勒和男女主角瑞恩•高斯林、艾玛•斯通在红毯上出尽风头,大大小小影评人协会奖项更是拿到手软。记忆中,上一回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巨大波澜的爱情电影,还是20年前的《泰坦尼克号》。
公映后,关于电影的深度分析铺天盖地,新鲜盘点层出不穷。有资深影迷罗列了89个情怀梗,扫除普通观众的认知障碍:从上世纪30年代舞王阿斯泰尔和金吉•罗杰斯的黑白片《随我婆娑》,到50年代金•凯利的经典歌舞作品《雨中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再到60年代的雅克•德米的《瑟堡的雨伞》、《柳媚花 娇》……无一不是导演的灵感来源和致敬对象。
事实上,即便从未了解那些影史上的高光时刻,也会被《爱乐之城》所营造的极致浪漫所深深触动。沙泽勒凭借着极高的电影语言天赋,流畅地操纵着影片的节奏,场面调度大胆到近乎炫技,从开场高架桥上的运动长镜头开始,每分钟都洋溢着丰沛的激情与感染力,明丽的色彩予人梦幻般的体验,每一帧的信息量都大到让人舍不得眨眼。
只是,人们心知肚明,再优秀的技术也掩盖不了故事的平庸,剧情的发展遵循着基本的框架,所有的桥段都能找到类似的出处,无非是两个追梦之人相识于低微,相互扶持走过低谷,然后分道扬镳。令人莫名的是,本应对如此烂俗的情节免疫的我们,又怎会感动到几度泪崩?
影片中的一个情节:米娅将她创作的独幕剧演给塞巴斯蒂安看,演毕有些忐忑:“你不觉得它太怀旧了吗?”“怀旧才是重点!” 塞巴斯蒂安立刻回答道。无论是爵士乐,还是歌舞片,都曾在旧时光里辉煌过,但却归于沉寂,当所有人都以为那些东西失去价值,不值一提,《爱乐之城》展现出的复古情调,让人们领略到半个世纪以前好莱坞黄金时代的荣耀、那些漫无边际的想象力,天才的创作者们和不朽的表演,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当下电影生态的贫乏、敷衍、单调和千篇一律。
《爱乐之城》最后的歌舞场景,用尽了整部电影最华丽明艳的色彩,像是对浪漫主义行将消亡前的招魂,那格外夺目而灿烂的光亮,照进越来越令人沮丧的现实,甜美的梦幻之后,留下无尽的叹息与惆怅。
没有人这样拍电影了
2014年,29岁的沙泽勒凭借《爆裂鼓手》在圣丹斯电影节大放异彩,以33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收获了全球近5000万美元的票房,在奥斯卡上斩获了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辑在内的三项大奖,一跃成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年轻导演。《爆裂鼓手》的成功对沙泽勒来说,更大的意义在于重启其大学时就酝酿的计划——《爱乐之城》。他的长篇处女作《公园长椅上的盖伊和玛德琳》,就像是简陋版《爱乐之城》,也是一部向爵士和好莱坞经典老电影致敬的歌舞片。
《爆裂鼓手》在圣丹斯电影节大放异彩,以33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收获了全球近5000万美元的票房
早在2010年,籍籍无名的沙泽勒怀揣《爱乐之城》剧本在洛杉矶到处找投资,没人看好这样老土的题材:“每当我向别人谈起《爱乐之城》,就会遭遇无情的冷落,有时看到了一丝曙光,那些投资者转身就改变了主意。”起初,剧本曾获得焦点电影公司的注意,他们给出的制作经费不到100万美元,还提出了诸多无理要求,比如把男主角从爵士乐钢琴家改成摇滚乐手,删掉复杂庞大的开场舞以节省经费,把主角分手的结局改成皆大欢喜。沙泽勒拒绝了这样的修改意见:“这就是好莱坞的日常,合作失败,努力付之东流,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影片就这样一直被搁置,直到《爆裂鼓手》大获成功。彼时仅有一家影业公司狮门影业向沙泽勒抛出了绣球,对于投资方来说,这无异于一次赌博,在当下的电影市场环境中,拍摄原创歌舞电影意味着高风险、低回报。制片人霍洛维茨说:“别人都说我们是在拍一部昂贵的古董电影。”即便有瑞恩•高斯林和艾玛•斯通这样的当红明星参演,直到首映前,所有人都不看好它的命运。
长久以来,好莱坞没有重振音乐歌舞片的迹象,也没人去研究高科技该如何在歌舞片中施展手脚。这个曾经引领全球风潮的电影圣地,近年来在海外金主的诱惑下进入了恶性循环,制片方投其所好,拍起接对方地气的动作片、惊悚片,有制片人提出:“做出让20多岁中国年轻人想看的电影,才是未来。”杂志《名利场》此前在一篇长文《好莱坞气数已尽》中写道:现在居然还有人对好莱坞电影公司有所期待,它们根本不是拍电影,而是胡编乱造。早在几年前,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就已经预言了好莱坞的内部崩溃:电影公司总是热衷于把一群超级英雄再三搬上大银幕,它们对那些天文数字般的动作电影趋之若鹜之时,自己则承担着更大的风险,观众已经审美疲劳。2月17日,中国与美国签订的发行影片协议将到期,在北美电影市场票房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好莱坞想要抓住这一机会重新谈判, 以便争取更多利益。
另一方面,以Netflix为代表的流媒体巨头,有线频道HBO、亚马逊等新兴公司都有了充足的资金购买和制作更好的影视作品,如今电视剧集水准几乎凌驾于电影之上,在线观看成本低廉,吸引观众从电影院回归小屏幕。如今在美国,影院观影人数已降到20年来的最低点,五大电影公司利润率下跌四成。《爱乐之 城》的出现,让人们意识到,原来大银幕的魅力曾经如此不可替代,而这个时代已不再制造经典。
洛杉矶崇拜一切但从不珍惜
“好莱坞太久没有这样的电影出现了,这是它曾经最擅长的类型。我希望大家能看到这样一部纯真的电影,只有爱,人与人之间的爱,对音乐、艺术,对一座城市的爱。”沙泽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爱乐之城》的拍摄初衷,因此,在他的镜头里,洛杉矶美轮美奂,格里菲斯天文台的灿烂星河,赫莫萨码头玫瑰色的落日黄昏,这些画面都能立刻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关于美好的记忆,也只有在那样纯粹、欢愉的场景中,才会相信烟花般绚烂的爱情童话。洛杉矶市长看后盛赞:《爱乐之城》展现了整座城市最浪漫的一面,比上海和巴黎都美。
影片男主角塞巴斯蒂安有一句台词:“这里是洛杉矶,他们崇拜一切但从来不珍惜。”多年前,是电影造就了这座城市的财富与盛名,缔造了人们心中关于浪漫的想象,时至今日,红毯上依旧星光灿烂,但世界电影中心的地位岌岌可危。《爱乐之城》用玫瑰色的怀旧情调遮蔽了严峻的现实,洛杉矶的旧区改造,让一些历史 建筑逐渐失去了利用价值,《爱乐之城》中,放映《无因的反叛》的里亚托剧场只是众多消逝的建筑物中的一个。
洛杉矶市中心的艺术区,不久前刚刚拆除了历史悠久的第六街大桥,剧集《特工卡特》以及高斯林主演的电影《亡命驾驶》都曾在那里取景。过去两年,几座豪华公寓在圣莫尼卡大道附近拔地而起,拉布雷亚大道两旁,房地产商不断拿地开发,一些历史悠久的小建筑因此被拆除,那些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建筑集体消失,改变了整座城市的风貌与天际线。中心城区的街道变得越来越拥挤,停车位匮乏,许多以前的空地和街道被占用,剥夺剧组停放道具以及拍摄所需的公共空间。一些老电影中的经典场景成为城市发展的牺牲品,一家餐厅几年前为新建造的公寓铺路而被拆毁,剧组只能重新搭棚复制一个相似的场景进行后续拍摄。
1917年,洛杉矶最负盛名的商场中央市场开业。多年来,它复古的外观一直是最受欢迎的拍摄地点。近年,中央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商户入驻, 在过去四年里,旺季时每天有大约4500名游客观光,对剧组后勤工作造成困难。商场业务总监克里斯•法伯说,电影的拍摄需要得到所有供应商和租客的许可。在洛杉矶电影协会的总裁保罗•奥德利看来,十年前,拍电影从不担心打断商场的经营,但现在必须考虑这件事,人们想的是如何创收,但却给电影创作造成阻碍。《爱乐之城》的外景制片经理罗伯特•福克斯坦言,零售业的涌入让拍摄难以为继,《爱乐之城》在中央市场的取景就是在商场对外接待游客的情况下完成的,只花了不到一天的时间。
回溯好莱坞歌舞片诞生的三四十年代,正是美国经济危机之时,所有的歌舞片都设计了一个乌托邦式的景象,在现实世界令人沮丧的时刻,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精神避难所,或许,当下现实的黑暗某种程度上也带来了《爱乐之城》的风靡。《爱乐之城》英文名“La La Land”,是洛杉矶的别称,常常被用来指代“不切实际的幻想”,电影中所呈现的一切,也都是幻想中的美景,在玫瑰色滤镜下无限接近美好,但却无限远离真实。它的复古,更像是不切实际的对旧日光景的呼唤,所呈现的浪漫也裹挟着冰冷与遗憾,这部集合了影史上伟大瞬间的电影,也许难称经典,却让人再次感受到电影“造梦”的能力,让人放弃理智、指摘、苛责,选择浪漫、理解和原谅,在这灯光暗下来的120分钟,做一个不愿醒来的梦,回到遥不可及的纯真年代。
穆迪预测2025年,美国货运量的降幅将在7%-12%之间。
根据彭博经济研究模型,关税将导致美国商品进口总额预计下降约30%。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130亿元,推动中国动画产业发展,但行业仍面临融资难和人才短缺问题。
又是20年过去了,在数场战争和美国大选密切交织的背景下,好莱坞再次选择罗马,作为一种基本的影射。
洛杉矶是美国人口第二大城市,仅次于纽约;洛杉矶从周边调入数以千计的巴士,周边地区的学生上课会不会受到影响,其他城市的旅游要不要搞,别的地方公共交通怎么办,这些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搞不好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洛杉矶的奥运会让左邻右舍都不得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