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正在上演“四十岁危机景象”
前两天一个硅谷的朋友回国在一起聊天,他问我“吴老师你知道吗,在今天的硅谷员工和公司打诉讼官司,最高的诉讼类型是什么?”我说据我知道,之前是两类,一类是种族歧视诉,第二是性别歧视诉讼。唉!他说过去是这两类,最近这两年有一种诉讼超过种族歧视诉讼和性别歧视诉讼,叫做年龄歧视诉讼。
从2008年到2015年,在整个硅谷地区有150家大型的科技公司面临了226起年龄歧视的诉讼官司。这个数据比种族歧视诉讼案高了28%,比性别歧视案高了9%。
在今天硅谷,苹果的雇员的年龄是31岁,谷歌和特斯拉是30岁,facebook只有29岁。在所有的硅谷高科技公司里,一个员工如果你到四十岁的时候,你就面临要被淘汰的局面了。而如果你是一个四十岁的人,要在硅谷找一个工作会变得非常非常的困难。今年英特尔实施一项裁员计划,在所有裁掉的员工中,超过八成的人是四十岁以上的员工,而这个数据是四十岁以下员工的2.5倍。这就是正在硅谷出现的“四十岁危机景象”。
中国的情况更糟糕
中国的情况怎么样呢?也许情况比美国更加的糟糕。中国的BAT,百度的平均年龄是26岁,腾讯和阿里员工的平均年龄是27岁。
在2014年的时候,百度就有一个内部的规定说,如果从今年开始这个部门要招基础员工,他必须是一个80后。所以在今天的中国职场,一个人年龄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就会被认为进入到了一个危险期。
中国前一次出现这样的景象,在我的记忆中大概是在1998年到2003年。那个时候,中国进行了一次国有企业的产权量化改革,当时有数以千万计的国有企业职工以工龄买断的方式失去了工作,那么他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是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的员工。十年后在中国的科技企业、初创企业再一次出现了四十岁的危机。
正是在这样的年龄段,你突然发觉,自己的知识出现了老化,创业的机会在减少,职场升迁的可能性在逐渐地下降,而企业主和社会更愿意把资源和机会给予二十岁三十岁的年轻人。这正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在“每天听见吴晓波”这个音频的用户中,其中百分之七十几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但是也有22%左右的人是四十岁以上的用户。也就说我们的听众中有1/5的人,正陷入到了职场危险期。
你该怎么办?
怎么办?这也许是一个快速迭代的商业社会,难以避免出现的景象。有三个建议给到我的这些同龄人们。
第一点,你在一个机构里,你必须要让自己在四十岁到来的时候尽快的进入到一个管理者的岗位。因为只有在管理的岗位上你的阅历、你的社会关系的能力才会被极大的放大。
第二,到了四十岁的时候,你尽量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不要轻易的去改变自己的职业。
第三点,你要尽快的提高自己的财产性收入。我们一个人的财务收入分为两种,第一是职务性收入,就是你每天在工作中你的机构发给你的薪酬;第二是你通过投资、通过理财所获得的收入,这部分叫做财产性收入。四十岁以后,你一定要尽快的提高所有收入中财产性收入的比例。
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时代,但是我们有办法让自己在任何一个时代中管理自己的生活和生命。而到四十岁的时候,也许你所有的命运都在于你的理性和主动的选择中。四十岁对于一个人来讲,也许是危机的开始,同时也是一种新的可能性和新的生活方式的开始,祝福大家。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 “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
王文涛强调,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加强经贸合作符合经济规律,脱钩断链将损及各方利益。
对硅谷精英而言,参政不仅是获取权力和经济利益的途径,更是将“技术治国”理念付诸实践的机会。
第一财经每日精选最热门大公司动态,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苹果公司美国应用商店虽暂未上线TikTok,但字节系海外产品已逐渐开始恢复上线。
不准确认识这些人的性格特质,无法真正明白目前流行的科技热词背后究竟是怎样的、纯粹属于人类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