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第一财经获悉,银监会公布陕西、青海、黑龙江、浙江、上海5个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名单的通知,其中浙江、上海两地批复的是第二家地方AMC,陕西、青海和黑龙江为首家批复。
此前,银监会发布《关于适当调整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有关政策的函》放宽了地方AMC的相关限制,允许每省最多可设立两家地方AMC,并松绑地方AMC对外转让不良资产。
根据银监会上述批文,批准陕西省、青海省、黑龙江省、浙江省、上海市分别设立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华融昆仑青海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嘉实龙昇金融资产有限公司、光大金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睿银盛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睿银盛嘉”),参与本省(市)范围内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工作。
其中,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华融昆仑青海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光大金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此前已经成立,不过未得到银监会批文。黑龙江嘉实龙昇金融资产有限公司则是最新现身。
5家地方AMC中,浙江省和上海市“二胎”抢跑。对于省级增设AMC,银监会要求考虑三大因素:一是当地不良贷款余额较高,不良贷款处置压力较大;二是不良资产增速较快,不良资产转让需求较高;三是已设立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正常经营并已积极发挥作用。
光大金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睿银盛嘉分别是浙江省和上海市的第二家AMC。浙江此前已经设立了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由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全资控股。
睿银盛嘉则是沪上继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之后的第二家地方性AMC。上海国资经营公司由上海国际集团全资控股。
据第一财经了解,上海睿银盛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期注册(实缴)资本10亿元人民币,由上海地方国有资本联合民营资本共同出资,是沪上首家混合所有制的“坏账银行”。由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前副行长夏建新担任公司CEO。
上海睿银盛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表示,将依托不良资产处置牌照,定位为“企业债务重组金融专家”。围绕上海市政府调结构、促转型的战略部署,积极参与地方企业债务重组与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积极发挥AMC对地方经济金融的“稳定器”作用。
有业内人士分析,地方AMC作为地方金融业的延伸,具有“人缘”“地缘”等特点,一方面能发挥本地化沟通协调优势,提高有效消化和处置金融不良资产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四大金融AMC的价格垄断,银行在出售不良资产方面将获得更多的议价权,进而可以为优化银行信贷结构,以及为服务地方经济留出更多空间。就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来说,通过地方AMC的设立,培育更多的市场参与主体,长期而言有利于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近年来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显著提升。
“格物”集成了先进的强化学习框架与多模态运动控制技术,一套代码覆盖百余款机器人,新机器人导入即训练。
该基金围绕平台技术、具身智能、数据集、训练场四大领域及细分17个资助方向,主要面向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优秀青年学者。
核心城市楼市预期较好,开发商密集推盘入市。
根据规划,各区将在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升城乡空间品质、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坚决维护规划严肃性权威性等方面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