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据共同社报道,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歌手鲍勃·迪伦(Bob Dylan)因其越战背景的歌曲而闻名。他的歌曲在每年诺奖揭晓期间都倍受关注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此番鲍勃·迪伦的获奖或将使村上的作品从全新的视角被再次解读。
鲍勃·迪伦
据悉,在1985年村上长篇小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书中“冷酷仙境”的故事结尾处主人公前去租车,围绕车载音响播放的迪伦歌曲与租车事务所的女员工交谈。
最后一幕中,主人公听着歌曲入睡。“我闭目合眼,置身于沉沉的睡眠中。鲍勃·迪伦不断地唱着《骤雨》。”令人对结局印象深刻的是迪伦的音乐。
村上春树
在1987年的畅销小说《挪威的森林》中也曾出现迪伦的名字。玲子前往主人公处,弹奏了几十首吉他曲,包括鲍勃·迪伦、查维斯、卡劳尔·金、“沙滩男孩”等。
报道称,村上的音乐随笔集《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中也曾提及迪伦,将其作为当时的标志性人物。他在文中写到,也存在类似初期的鲍勃·迪伦、琼·贝兹这样更为严肃的流行音乐流派;从时代来说,从肯尼迪政府成立到民权运动高涨,再到年轻人反对越战的政治志向,都是这类音乐的强有力支撑。
拉美“爆炸文学”的几位代表人物,代表作都蕴含着写照整个拉美的状况与命运的雄心。
我想把20世纪的作家的故事好好讲一讲,不只讲他们的创作,还讲他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怎样的家庭、怎样的时代里,他们有怎样的遭遇,心里有怎样的不平,怎样的惶恐、激动和悲伤。
我越来越觉得,与堆砌词藻式的“美文”截然相反,纯粹的列举,就足以成就一篇高妙的文字。
“所有书的选择,都是我的个人喜好。我是一个老桂林人,之前桂林没有特色书店,我觉得可以把自己的阅读圈往大众里面扩散,让一些更好的书被看到。”李凌志说。
除了我的爷爷、奶奶、大爷爷之外,村子里凡是上了点儿岁数的人,都是满肚子的故事。我在与他们相处的几十年里,从他们嘴里听说过的故事实在是难以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