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世界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国枪支暴力到底怪谁?这些国家做出了示范

第一财经 2016-06-15 16:14:00

责编:缪琦

美国的枪支管制为什么迟迟推动不了?这些惨痛的人祸背后,究竟应该责备谁?纵观全球,已有不少国家做出了枪支管制的示范。

12日针对奥兰多枪击案的发言已是过去的一年中,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大规模枪击案后的第6次公开发声。在上任期间,奥巴马至少在惨痛的枪击案后公开表态过14次。

然而,在奥巴马政府对控枪的呼吁中,美国的枪支销量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要高,而在美国发生的枪击案也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频繁。根据2016年的一项研究,全球三分之一的枪击案发生在仅拥有全世界5%人口的美国。

在看起来沦为例行公事的表态和声明之后,美国的枪支管制为什么迟迟推动不了?这些惨痛的人祸背后,究竟应该责备谁?纵观全球,已有不少国家做出了枪支管制的示范。

到底怪谁?阻力是什么?

根据华盛顿邮报此前的报道,82%的美国人认为枪支暴力是严重的问题,58%的美国人认为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根据2015年10月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的民意调查,46%的美国人希望政府出台新法以减少枪支暴力。另有47%的美国人认为拥有持枪自由的权利更为重要。

虽然不少人呼吁更严格的枪支管控法律出台,但上述民调发现,更多人认为枪击案的罪魁祸首还是现代人的精神健康问题。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认为大规模的枪击案反映更多的问题是如何定义嫌疑人的精神状况,而并非枪支控制法律不到位。

事实上,“不是枪杀人,而是人杀人”这种说法也是美国枪支管制的最大阻力——美国全国步枪协会(NRA)的挡箭牌。

在奥兰多枪击案前的11天前,奥巴马就针对枪支销售商关于“为什么要夺走好人手中的枪支而不是管住坏人的行为”的质问给出了回答。

他表示:“首先,认为我或者希拉里还是任何人固执地要夺走人民手中的枪的想法是不真实的。我不在乎NRA说过这类的话多少次。在我任职期间,已经有超过美国历史上任何时期的枪支被销售而出。对于在这个国家的任何男人、女人和孩子来说,这些枪都已经足够了。另外,我从来没有提议过要没收那些负责任的持枪者手中的枪支。”

据公开资料,保守估计,到2013年,美国私人拥枪数量应该在3.57亿左右,比人口总数多出近4000万。

另外,美国多数大规模的涉枪杀人案件中,凶手的枪械都是合法获得的。值得一提的是,12日奥兰多大规模枪击案的凶手马丁曾因涉嫌恐怖主义行为而两次受到FBI调查和面谈,却仍然以合法的手段购买和持有枪支。

“我真正想表达的是为什么不能像对待其他事那样来对待枪支管制?”奥巴马举例说,美国人曾经也面临很严重的车祸问题。但车祸致死率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原因是美国施行了驾驶员须系上安全带、汽车制造商须在合适位置安装安全气囊以及酒后禁止驾车等法律规定。

用奥巴马的话来说,美国利用科学方法和数据研究了导致车祸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像对待公共健康问题那样有效降低了车祸的死亡率。但涉及到枪支问题,却不允许做任何研究。“美国国会甚至不允许疾控中心来研究枪支暴力的问题,因为他们觉得一旦研究了,像降低车祸率那样最后就会把每个人手里的枪支夺走。”

数据显示,枪击案越是频发,美国当地的枪支销量越会上涨。因为每次枪击案发生后,对于枪支管制的公共讨论就会增加,人们会因为担心控枪收紧而抓紧买枪。

在离任前希望能在枪支管制上做出实质改变的奥巴马看起来仍然充满了无力感。

美国宪法是美国持枪文化的最权威保障。1789年通过的十条美国宪法修正案,即著名的“权利法案”中的第二条明确规定: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容侵犯。

这些国家因为悲剧收紧了管制

美国关于枪支管制问题依然僵持,但横观全球,这些国家却在惨烈的枪击案后实际收紧了枪支管制。

1996年4月28日,澳大利亚一名枪手对着塔斯马尼亚州(Tasmania)阿瑟港监狱(Port Arthur)景点的游客开枪,导致35人死亡,超过23人受伤,这也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严重的枪击案。12天后,澳大利亚政府做了重大举动,宣布执行严格的枪支管制措施。

澳大利亚的新控枪法律禁止了私人交易,并要求登记所有持枪者的信息,以及要求购枪者提供真实的购买理由(持枪自我防卫并不算理由之一。)

虽然和枪支有关的犯罪行为并没有在澳大利亚终结,但是根据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在1995年~2006年期间,在枪击案中受害的人数下降了59%,同时非枪支案件的死亡人数也没有出现上升。利用枪支自杀的人数下降更为明显,下降了65%。

1996年3月13日,苏格兰邓布兰(Dunblane)的一间小学里,一名15岁学生开枪杀死了16名孩子和老师,然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自此,苏格兰开始收紧枪支管制,限制了公民拥有手枪的权利。

英国也在1987年的亨格福德屠杀(Hungerford massacre)后收紧了政策,当时这起案件杀害了16人。虽然这些禁令刚开始收效甚微,但在最近几年,涉枪案件有了明显下降。根据美国日报(USA Today)的报道,在2010-2011年至2002-2003年间,该国涉及手枪的犯罪案下降了44%。

2007年11月7日,芬兰的一名青少年在图苏拉(Tuusula)的一所高中校园内杀害了8人后把枪对准了自己。同年9月23日,一名持枪男性在另一个校园射杀了10人,随后自杀。在这些枪击案后,芬兰把购买短枪的最低年龄从15岁提高到了20岁,购买猎枪的最低年龄提高到了18岁以上。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