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民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农企海外投资调查:“政治稳定性”风险最大

第一财经 2016-06-07 13:04:00

责编:刘展超

在社会风险方面,企业认为东道国政府腐败问题最有可能为企业在当地投资带来负面影响,其次是与工会关系,然后是跨文化融合和投资目的被当地人认为不单纯。

多家机构的最新调查发现,在中国农业海外投资的诸多风险中,企业普遍认为政治稳定性是最有可能面临的风险。

6月7日,企业社会责任咨询机构商道纵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中国开放经济与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研究中心等在京联合发布《中国农业海外投资企业社会责任风险识别与评估》报告。

“农业对外投资与合作,是中国‘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专家、商道纵横总经理郭沛源介绍,近年来,中国农业海外投资呈现出投资主体由国企为主向多元化发展,投资领域从传统种植、加工向全价值链拓展,投资方式从“绿地投资”为主向“绿地投资”与“褐地投资”并重演变的趋势。

但在中国农业对外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因为涉及粮食安全、小农生计等问题面临着诸多挑战、质疑甚至限制,给投资的可持续性带来诸多风险。

农业对外投资持续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2004-2014年间,中国农林牧渔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从8.34亿美元增长到96.92亿美元,增长10.6倍,年均增长24.98%;同期中国农林牧渔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从2.89亿美元增长到20.35亿美元,增长7.05倍,年均增长19.43%。

尤其是2009年以后,中国农林牧渔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呈现持续增长,部分年份甚至增长率超50%。截至2014年底,中国农业境外企业数量为1356家,占境外企业总数的4.6%,行业排名第六。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中国农业海外投资最集中的地区为亚洲,境外农业企业589家,占中国境外农业企业总数的54.6%,主要分布在中国香港、老挝、印度尼西亚、柬埔寨、韩国、越南、日本、泰国、缅甸、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占亚洲国家和地区总数的63.5%。

“‘一带一路’沿线诸多国家是重要农业国,与中国农业合作有一定基础,合作潜力巨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开放经济与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夏友富说。

夏友富介绍,2013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投资存量占所有农业投资存量的比重超过50%,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和东盟。其中对俄罗斯2013年投资农、林、牧、渔业投资流量约为4亿美元占中国对俄投资额比重的约39%;投资存量约为16.8亿美元,约占22.%。

2013年中国对东盟投资流量情况来看,农、林、牧、渔业投资额约为5.43亿美元,占7.5%,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老挝和柬埔寨;农、林、牧、渔业投资存量约为15.9亿美元,占3.9%,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和泰国。

夏友富同时表示,“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额占整个投资额的比重非常小。”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高达8826亿美元,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所占比重约为1.1%,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约为1231亿美元,农业投资净额所占比重约为1.6%。

报告称,我国农业对外投资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抗风险能力明显不足。“在国内,农业企业是千军万马,走出国门,中国的农业企业也是千军万马。”夏友富说,我国农业国际合作缺乏整体战略与规划。

投资充满风险和挑战

郭沛源介绍,调研发现在农业海外投资风险中,企业普遍认为政治稳定性是最有可能面临的风险,其次是融资、市场环境和劳资关系。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市场竞争力、生产资料或资源的可持续性和社会舆论排名相对靠后,重要性相对较低。

在农业海外投资的土地风险认知中,在海外投资的农业企业认为,东道国有无土地纠纷的解决机制以及是否对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及其转移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是最需要关注的一项。相对而言,项目用地的水文、肥力等自然资源禀赋信息是否真实、全面的重要性偏低。

在农业海外投资的环境风险认知中,农业海外投资也面临着环境风险,主要是由于投资地本身环境较脆弱和农业投资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受访企业认为不重视或破坏生物多样性最有可能为企业在当地的投资带来负面影响,其次是当地社区和NGO在环保方面施加的压力,然后是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承受能力。

在农业海外投资的社会风险认知中,企业认为东道国政府的腐败问题最有可能为企业在当地的投资带来负面影响,其次是与工会的关系,然后是跨文化融合和投资目的被当地人认为不单纯。

“中国农业海外投资充满了风险和挑战,但也有机遇。”报告建议,国家或有关机构出台中国农业海外投资企业社会责任风险评估指南,指导中国农业海外投资推进社会风险预评估、环境风险预评估等尽职调查工作。对于在海外投资的农业企业来说,应度重视土地习惯权属,建立海外投资社会责任风险预防、管理和控制机制,加强与东道国的社区沟通,加大全球化人才培养力度。

报告还建议,发挥行业协会等平台组织的作用。行业协会除组织交流外,要更多地着眼于建立多利益相关方沟通机制与平台,通过闭门会等多种形式,推动多利益相关访实质性沟通,增强中国农业在全球农业投资领域的话语权;推进中国农业相关标准与国际和东道国标准的互认与国际合作,降低企业海外投资的成本和风险。

夏友富也建议,制定农业合作与发展全球战略,培育跨国粮商,掌控国际竞争主动权。创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基金与风险防范基金(与中东合作)、创建世界农业发展银行,通过农业合作创建命运、利益、责任共同体,创建一带一路经济伙伴协议(FTA战略),推动农产品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对“走出去”农业企业优先给予进口配额与许可证等。

企业认为农业海外投资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