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2025中超联赛大幕落下,上海海港完成“三连冠”,上海申花连续两年屈居亚军。保级大战则以梅州客家、长春亚泰降级告终。
据德国转会市场网站中国区管理员朱艺统计,本赛季中超联赛240场比赛的现场观赛总人数达6180990人次,首次突破600万大关,堪称史上最火的一届中超。末轮争冠关键战,大连英博0比1上海海港的比赛,大连梭鱼湾足球场的上座人数为62330人,创本赛季中超上座人数新纪录,是有较精确人数统计以来的的历史第二高。
今年“苏超”话题不断一票难求,中超作为职业联赛,对球迷的吸引力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末轮以1人的微弱优势从“苏超”手中夺回了单场上座纪录。2025年,国内足球职业比赛与业余比赛在不同的圈层体现出同样的火爆状态。
大连球迷徐先生在梭鱼湾球场见证了历史,球场大屏幕公布本赛季主场比赛总上座人数934048人次。在当前“文商旅体展”融合发展的潮流下,体育赛事对大众消费娱乐生活的强大吸引力,通过数字体现出来。

赛场外,球场的商业空间陆续开放,足球嘉年华美食、娱乐市集等在比赛日为球迷提供服务。每到有比赛的周末,徐先生就和家人一起,把看球、海滨漫步、逛街吃饭作为固定安排。儿子在学校参加足球青训,妻子参与到球迷会的助威活动,一家人的业余生活围绕足球展开。
杭州球迷汪京晶也被重新火爆的中超比赛吸引回了黄龙体育中心,与妻子和两个儿子一起看比赛成了他们周末的常设日程。他觉得全家一起看球很有仪式感,是忙碌日常生活中的奢侈享受。
球迷们把跟随支持的球队去客场比赛称为远征,把旅行内容与到外地看球相结合,已经成为很多球迷远程的标配,这也为各个赛区城市带来显著的旅游消费增长。
中超末轮,上海申花球迷黄先生跟随球队远征天津助威。本赛季,他持套票在上海体育场看球,也在上海知名的“第二现场”凯吉斯西餐厅运动乐园与其他球迷一起看过两场直播。黄先生说,有些俱乐部的周边产品很不错,品类多,公仔可爱,有收藏价值。
城记播客主播、城市观察者王越洲本赛季曾远征大连、北京,对北京工人体育场的印象尤其深刻,觉得场内外的沉浸感很强,包括视觉、声音、球迷会打出的助威横幅等元素。

在成都政府部门工作的张先生参与了赛区的管理工作,他告诉记者,当强队来访,或与成都队“有恩怨”的对手来的时候,售票情况就特别好。足协、球迷协会等组织长期耕耘,也保证每场比赛至少有三四万人到场。张先生觉得,在一些有中超球队的城市,比赛日可能就是当地的“节日”。体育媒体人金亦辰本赛季到云南玉溪看过中超比赛,他认为赛场的火爆氛围可能也与地方民风有关。
足球史研究者、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赵峥也有类似的感受,他发现在云南玉溪、广东五华等地,人们对足球的热爱更淳朴直接,场外的比赛日市集、地方戏表演等活动也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