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鹏,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深化调控。2025年9月,深圳市正式发布楼市限购政策调整方案,这是继北京、上海之后又一一线城市加入政策优化行列。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不仅为市场注入新活力,更标志着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住房将逐渐剥离金融投机属性,回归居住本质。
2025年9月6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实施。本次楼市新政的最大特点就是"分区施策,精准调控"。根据《通知》规定,深圳在罗湖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购买商品住房不再限制套数;盐田区、大鹏新区则完全取消限购,不再审核户籍、社保等购房条件。与此同时,深圳还同步优化了个人住房信贷政策,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利率定价机制安排方面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
此次政策调整呈现出明显的一线城市联动效应。2025年8月,北京和上海已相继出台了楼市优化政策。北京对符合条件家庭五环外不再限制购房套数;上海则允许符合条件居民家庭在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并取消了对单身人士的"单独限购"政策。三地都采取了"分区施策"的精准调控思路,不再实行"一刀切"的限购政策。
新政实施一周来,深圳楼市已表现出积极反应。据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数据显示,政策发布后首周,二手房成交量较上周末增长37%;新房成交量同比大幅增长38.7%。特别是此前受限购影响较大的非深户购房群体,咨询量大幅增加,市场反应呈现出明显分化特征。核心区域优质房源价格保持稳定,而供应量较大的外围区域则出现了以价换量的现象。这一变化体现出现今的购房者更加理性,不再盲目追求房屋升值,而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做出选择。更为重要的是,投资客比例显著下降。据多家中介机构反馈,当前购房人群中,自住需求占比超过80%,改善型需求成为市场主力。这与前几年投资客动辄占比30%-40%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深圳此轮政策调整的背后,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房地产市场正告别"高杠杆、高周转、高增长"的旧模式,回归居住属性。新政降低了购房门槛,尤其是对刚需和改善型需求的支持力度较大,促使部分原本持币观望的购房者加速入市。无论是北京的"五环外不限购"、上海的"外环外放开",还是深圳的"分区优化",都体现出政策更加精准地支持有实际居住需求的人群,而非鼓励投机炒作。其次,年轻人购房观念发生显著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将房产视为投资工具,而是注重居住品质和生活体验。第三,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加速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逐步建立,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增加,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居住选择。
北上深这些一线城市楼市政策的联动调整,标志着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新发展阶段。住房正在加速回归居住本质,投资属性逐渐淡化。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意味着更理性的购房环境,更多元的居住选择,以及更注重生活品质的消费观念。未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住房将真正成为承载人民美好生活的容器,而非投机炒作的工具。这是一个更加成熟、理性的市场环境,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一财经一财号独家首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