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架无人机能够拍到全场人的合影。”一架仅重99克的无人机在王孟秋的手中起飞,在空中悬停片刻之后,又稳稳地落在了王孟秋手心。
这个搭载摄像头的无人机是零零科技的核心产品飞行相机,这一幕发生在2025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一届创新年会“青年说:中国消费的破局者”分论坛现场。相比于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大型的AI硬件,飞行相机直接面向C端,可以让消费者在进行双板滑雪、攀岩、骑行等运动时,解放双手拍照。
谈及细分行业的AI落地,零零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孟秋向第一财经记者坦言,要跑通C端的闭环并不容易。飞行相机的核心AI能力依赖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与飞行控制系统协同工作,完成从环境理解、路径决策到动态执行的全流程闭环。他表示:“芯片的轻量化、模型算力优化和续航性能缺一不可,而且所有能力都要在真实复杂的环境中经得起考验。”
王孟秋透露,目前该产品80%的市场在海外。他指出,国内户外运动文化仍在培育阶段,市场教育需要时间。对于高科技C端产品的商业模式,他强调:“不能单靠‘高举高打’。真正有竞争力的科技产品,需要兼具70%以上的高毛利率与年均20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才意味着企业拥有不可替代性和定价权。”
相比于ToC端的硬件创新,AI在服务型消费场景中的落地也正加速推进。“两年前我们想做自己的垂类大模型,和很多机构有过合作,但后来被DeepSeek干掉了。”6月在港交所主板挂牌的产后护理集团圣贝拉(2508.HK)创始人向华在现场坦言,在此前尝试垂类大模型研发碰壁后,将目光转向了AI Agent。
向华透露,本月圣贝拉集团将会发布 “Doctor Bella”,一款通过通用大模型能力做出的AI Agent。“我们利用了过去几十万的家庭护理数据,这款Agent能够解决女性用户在生产、生育、坐月子等阶段的问题,并提供数据搜集、分析、到家和零售服务。”
此前,母婴电商宝宝树也发布了面向育儿场景的垂直AI Agent“米卡AI”。宝宝树相关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研发环节,相比传统“解答疑问”的精准搜索需求,团队更注重Agent为用户提供服务,“市场的焦点开始从模型层转向更具体的应用层,我们也需要在自己深耕的垂直领域利用AI进行服务迭代,满足新生代父母的需求”。
乐刻运动创始人兼CEO韩伟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服务行业在使用AI的时候不应当以“炫技”为出发点,应当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当AI走入消费的深水区,真正能穿越技术热潮与消费浪潮的,不只是掌握前沿模型的企业,而是那些深刻理解用户需求、拥有产品思维的企业。
不过,上市潮背后也暗藏风险。持续亏损的业绩和对赌协议都暴露了部分企业“流血上市”的困境。
小米首款AI眼镜发布,支持第三方APP视频通话、直播;谷歌推出开源AI编程工具Gemini CLI;Anthropic宣布Claude新增AI应用构建功能。
三个金融发力的重要方向:支持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支持提高消费供应效率、加强基础金融服务。
万兴天幕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2.0发布;苹果公司就收购Perplexity AI事宜进行了内部讨论;英国AI初创公司PhysicsX估值据悉接近10亿美元。
①聚焦AI技术滥用,中央网信办处置账号3700余个;②苹果讨论收购人工智能初创公司Perplexity AI;③谷歌用YouTube视频训练AI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