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财社论:清理落后产能,营造反内卷净土

第一财经 2025-07-03 21:57:02 听新闻

作者:一财评论员    责编:谢涓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是畅通经济内外循环的基本保障。

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反内卷,需营造市场同频场景。

最近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策层用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等,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素描出一张民心所向的施工图。

其中,“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的表态颇引人注目。因为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将打开反低价无序竞争和反内卷的新空间,真正有效激活市场活力,优化资源配置,舒缓低效无效竞争。

当前一些行业出现低价无序竞争、内卷式恶性竞争,反映内部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依然突出,外部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而不利于中国贸易条件改善,国内充盈的产业链供应链急需新的市场舒缓供需矛盾。

这也发出强烈警示:落后产能无法在市场竞争中自然脱落,成为市场高风险偏好的搅局者,会触发非常明显的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现象。本应淘汰的产能无法退出市场,就衍生出一个独特的搅局价值,即由于其面临的风险远超风险处置和承载能力,因此相较清算和重整,冒险搅局市场反而可能获得额外的市场退出价值。当前出现行业整体亏损和利润下滑的领域,都不同程度存在这种落后产能的市场退出价值问题。

显然,反内卷式恶性竞争和低价无序竞争,迫切需要通过推动落后产能的有序退出实现供需匹配的边际平衡。唯有让落后产能退出市场,相关领域竞争才能真正走出在价格和市场份额上拼刺刀的死亡螺旋,市场竞争才能转向提升产品品质和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剩余的正向轨道。

如何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首先,要摒弃通过行政指令或变相行政指令等方式,真正采取措施扫清妨碍《企业破产法》运行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这一方面需要正视正常的市场竞争,避免一刀切地看待价格战,而是在保护企业合法市场定价权的基础上,基于市场力量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市场。必须指出,市场竞争不充分,竞争退出渠道不畅,才是落后产能冒险搅局导致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和内卷式恶性竞争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市场自律自治。完善委托代理机制,发挥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股权制衡能力,强化债权人对公司实控人的约束,缓解代理人的冒险行为。

其次,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还需各方做好有效的风险防范。一是相关监管部门要做好行业边际风险压力测试,构建相关行业在不同风险情景下的风险迁移矩阵;二是要求企业按季甚至按月披露自身风险压力测试,以及在不同情景下的风险迁移矩阵;三是要求债权人针对相关行业的敞口风险做好对应风险压力测试和构建风险迁移矩阵,如行业集中度风险等。

对部分有地方国资或政府基金投资的落后产能,如资产本身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只是由于体制机制因素牵制其发挥的,可考虑通过混改等方式启动破产重整程序,对业已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可考虑与地方AMC合作,采取资产打包出售的方式,尽可能地进行有用资产的变现,并将变现的资产优先考虑员工安置,为未来可能的破产清算创造条件。

唯有行业、企业和债权人等的风险敞口在市场得到充分的偏好表达,才能针对相关落后产能的风险进行市场量化定价,进而有助于其破产重整和破产清算的有效推进,而不至于出现无法控制的风险外溢。

此外,各方必须明晰,阻碍落后产能退出市场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对风险的误解。市场本质就是风险交易的场所,唯有充分发挥市场对风险的识别、定价和配置能力,风险才能通过市场交易得到有效管控,落后产能的退出才能有序而不失控。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是畅通经济内外循环的基本保障。让落后产能失去道德冒险和逆向选择机会,既要敢于相信和敬畏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又要营造一个让市场主体敢于和善于露拙的营商环境和执法场景,通过市场定价和交易吸收消化风险,内卷式恶性竞争和低价无序竞争才能无立锥之地,市场竞争才能带来行业的精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