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居民存款余额约145万亿,近8年增长超一倍,意味着什么|数读中国

第一财经 2024-05-16 21:37:24 听新闻

作者:桐欣    责编:杨志

居民消费有待恢复、总需求不足,存款主要留存在居民部门,没有进一步通过居民部门支出转化为企业存款。同时,企业和居民的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

近日,4月存款大降近4万亿元引发了外界对“钱去哪,钱在哪”问题的广泛关注。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下称《一季度货币报告》)分析称,从“钱去哪”角度看,贷款主要投向了企业和实体经济的供给端;从“钱在哪”角度看,存款主要在居民部门。

那么,居民存款近年来有哪些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又意味着什么?

第一财经梳理近8年来人民币存款结构数据发现,在存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住户存款(居民存款)占比不断上升,从2016年的占比39.7%上升约9个百分点,到2023年的48.2%。与此同时,非金融企业存款占比由2016年的33.3%下降到27.7%。根据最新公布的2024年4月数据,住户存款占比已超过49%,占比近半;非金融企业存款占比降至27%以下。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第一财经分析称,住户存款占比上升、非金融企业存款占比下降,直接原因是住户存款增速高于企业存款增速。其核心原因在于,居民购房和消费增速放缓,居民储蓄同比加快,企业营收同比回落。

住户存款余额8年增长超一倍

央行近日发布的《2024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4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91.59万亿元。从数据对比发现,4月单月存款减少近4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减少1.85万亿元。但业内分析均认为,这主要是季节性因素导致的“常规”波动,至6月末,这一数字会再度回升。

近年来,我国贷款持续较快增长,存款明显增加。目前我国贷款余额近250万亿元;存款余额近300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约145万亿元。

第一财经梳理近8年来住户存款数据发现,住户存款规模从2016年的59.8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37万亿元,增长超过一倍;住户存款增速从2016年的9.5%,增加到2023年的13.8%。分季节看,2022年第三季度到2023年第三季度增速均高于2023年全年13.8%的增速。

与此同时,近8年,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从50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78.8万亿元,增幅57.6%;存款增速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由2016年的16.7%降至2023年的5.5%。

《一季度货币报告》称,在经济循环的过程中,银行如果还在扩张资产、贷款仍在增加,钱不会从实体经济中减少,也不会消失,只是随着企业投资生产、居民消费、财政收支,存款在企业、居民、政府等部门间会有转移。2024年3月末,在约296万亿元的存款总盘子中,居民、企业、政府各占49%、27%、14%,分别较疫情前的2019年上升7.1个、下降4.2个、下降3.3个百分点。

“由于居民消费有待恢复、总需求不足,存款主要留存在居民部门,没有进一步通过居民部门支出转化为企业存款。同时,企业和居民的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定期和活期存款比重已由2017年的‘六四开’升至目前的‘七三开’。”《一季度货币报告》写道。

罗志恒分析称,商品房销售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分别从2016年的34.8%和10.4%降至2019年的6.5%和8%,此后又受疫情冲击及房地产市场低迷拖累。此外,理财收益率下滑和股市总体表现不佳,导致此前的居民存款搬家、转向,存款回流,居民存款增速进一步回升。

储蓄意愿上升

关于居民储蓄和投资偏好,《一季度货币报告》分析称,表内存款和表外资管产品等各类资产的回报率会出现相对变化,影响居民风险偏好和投资行为,居民会相应调整资产配置。这也是影响居民存款占比的重要因素。

在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方面,央行2024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4%,与上季基本持平;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比上季增加0.7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4.9%,比上季减少0.7个百分点。

当被问及今年未来三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项目时,居民选择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为:教育(28.6%)、医疗保健(26.3%)、旅游(25.4%)、社交文化和娱乐(20.5%)、大额商品(17.7%)、购房(15%)和保险(14%)。

第一财经梳理央行历年每季度发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发现,居民储蓄意愿不断上升,投资意愿逐渐下降。2017年第一季度选择“更多储蓄”“更多消费”和“更多投资”的居民占比分别为42.3%、23.8%和33.9%;2024年第一季度“更多储蓄”上升19.5个百分点至61.8%,“更多消费”下降0.4个百分点至23.4%,“更多投资”下降19个百分点至14.9%。

“超额储蓄(存款)”逐步退坡

去年初,2022年全年8万亿元“超额储蓄”引发广泛探讨。当时,外界的期待是“超额储蓄”将支撑2023年的报复性消费。从2023年全年数据看,住户存款当年新增16.7万亿元。虽然新增规模仍然很大,但比2022年新增减少了1.2万亿元。

罗志恒对第一财经分析称,2023年以来住户存款同比增速持续回落:一是,疫情后居民服务消费快速恢复;二是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居民存款转向理财产品。前期积累的“超额存款”逐步退坡,回归常态。

第一财经梳理过去两年的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现,从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住户存款增速上升明显,至2023年第一季度达到18.1%。此后,增速开始放缓,2023年第二季度到2024年第一季度,增幅依次下降0.9、0.7、2.7和2个百分点。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在加快推进,经济更为轻型化,信贷结构也在优化升级。同时,随着有效需求恢复、社会预期改善,资金周转效率提升,资金沉淀的现象也在缓解。”《一季度货币报告》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2024站在“全局”看种草

昨天 20:14

刘尚希:重新认识财政的金融功能

从实践来看,国外的趋势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走向一体化,而不再是二者如何协调。

05-21 14:41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消费潜力有望得到持续释放

刘爱华表示,从年初的冰雪经济到每个长假的假日经济,文旅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热点为消费市场的恢复不断增添新动力,消费市场总体呈现持续恢复态势。

05-17 10:59

俄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16%不变丨亚太话题

新华社消息,俄罗斯央行26日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当前16%的水平不变。俄央行表示,当前俄通货膨胀压力正逐步缓解,但仍处于较高水平。由于国内需求的持续增加超出了供给扩大的可能范围,通胀向4%目标回落的速度将比俄央行2月预测的要慢,这意味着维持相对紧缩货币政策的时间将比预期的更长。俄央行预测,2024年通胀率将降至4.3%至4.8%的水平,2025年有望降至4%。俄央行去年7月21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100个基点至8.5%。这是自2022年9月以来,俄央行首次上调基准利率。此后几个月,俄央行多次提高基准利率。去年12月15日,俄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至16%。

04-29 11:57

朱鹤新:未来货币政策还有空间,将密切观察政策效果、用好储备政策

总的看,前期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正在逐步发挥作用,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开局良好。未来货币政策还有空间,将密切观察政策效果及经济恢复、目标实现情况,择机用好储备工具。

04-18 14:2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