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证监会发布十项投资者保护规则,吴清发声将投保贯穿“全流程”

第一财经 2024-05-15 22:10:08 听新闻

作者:杜卿卿    责编:钟强

证监会“5.15”密集发声,要点全览。

投资者是市场之本。5月15日,证监会在北京举办2024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证监会主席吴清在致辞中表示,将把投资者保护贯穿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执法的全流程各方面。

当日,证监会集中发布了10项与投资者保护密切相关的制度规则,并公布了12起涉及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从业人员违法炒股、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等投资者保护执法案件,发布了泽达易盛特别代表人诉讼案、紫晶存储先行赔付案、投保机构股东代位诉讼摩登大道资金占用案等投资者保护10个典型案例以及多个投教产品,并介绍了证监会2023年执法总体情况。

最新披露数据显示,资本市场违法案件查处数量正在大幅提升。2023年证监会查办证券期货违法案件717件,同比增近两成;行政处罚539件,同比增四成。处罚责任主体1073人(家)次,同比增43%;市场禁入103人,同比增长47%;罚没63.89亿元,同比增长140%;向公安机关移送118件。

贯穿全流程、各方面

证监会新任主席吴清的投资者保护思路如何?5月15日,吴清首次就如何将投资者保护贯穿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执法的全流程各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他表示,证监会已经发布了一系列制度规则,包括严把发行上市入口关,加强现金分红、股份减持、量化交易等方面监管,督促行业机构履职尽责等等。下一步将从五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投资者保护。

一是进一步夯实投资者保护的制度基础。吴清表示,崇尚法治、尊重规则是办好资本市场的基本前提。实现良法善治,必须遵循资本市场一般规律,更要立足中国国情,牢牢把握中小投资者占绝大多数这个最大的市情。

"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度制定修订过程中,充分听取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意见建议,作出客观公正的专业研判,更加注重制度的公平性,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实质的公平保护。"他称。

二是进一步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吴清表示,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是投资价值的源泉。从上市公司的"入口"到持续监管,再到"出口",都正在建立更加严格的制度安排。目的就是坚决把造假者挡在门外,把公开透明的要求贯彻到公司信息披露的全过程,把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理念融入公司治理的各项机制,把"僵尸企业"、害群之马坚决清出市场。控股股东、实控人和董监高作为"关键少数",必须挺在前面、扛起责任。

"同时,我们将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优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安排,支持那些有创新发展潜力的公司加快做优做强,既支持优质的新兴企业健康成长,也支持优质的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让投资者更好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吴清说。

三是进一步推动行业机构提升专业服务水平。

吴清强调,行业机构连接投融资两端,必须倾注更多的精力来服务投资者。要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端正经营理念,回归本源、守正创新,恪守信义义务,增强专业能力,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更加适配的产品和服务。对标对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要五不",重视声誉管理,坚定职业操守,培育良好的行业文化和投资文化。

四是进一步依法严打证券违法犯罪行为。

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犯罪行为是资本市场的毒瘤,严重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去年以来,证监会坚决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要求,查办案件数量和处罚金额大幅上升。

"对于‘零容忍’打击证券违法犯罪,我们的态度坚定不移。我们将会同有关各方健全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进一步提升行政刑事衔接效率,让不法分子付出惨痛代价,切实维护市场‘三公’秩序。"吴清称。

五是进一步畅通投资者维权救济渠道。近年来,证券法的修订,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为化解投资者纠纷,加强权益救济提供了许多新的制度机制探索,一些标志性案例相继落地。

吴清表示,证监会将不断总结经验,综合用好这些投资者保护制度工具,加大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适用力度,更好发挥调解仲裁的作用,加强诉调对接,推广示范判决机制,依法用好先行赔付、当事人承诺等,更加有力支持投资者获得赔偿救济。

"同时,我们将动员各方力量,更有针对性地加强投资者教育,帮助投资者增强风险意识,远离非法金融活动,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吴清称。

给投资者更实质的公平

为进一步夯实投资者保护的制度基础,证监会5月15日集中发布了《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下称《管理规定》)、《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10号》(下称《10号指引》)、《关于完善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深入推进诉源治理的工作方案》以及相关自律组织、投保机构业务规则等10项与投资者保护密切相关的制度规则。

《管理规定》明确了程序化交易监管的总体要求,即"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相关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不得影响证券交易所系统安全或者扰乱正常交易秩序"。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证监会正推动建立程序化交易的立体化规则体系,《管理规定》主要是"管总"明确监管框架,并授权证券交易所、行业协会等就具体措施进行专门规定,逐步形成《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交易所和协会具体业务规则相衔接的立体化规则体系。

"目前证券交易所正在抓紧起草实施细则,基本成熟后将对外公开征求意见。"记者了解到,后续沪深北交易所、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还将出台有关业务规则,明确异常交易监控、增值行情收费、高频交易差异化收费、委托协议范本、北向程序化交易监管、突发性事件处理、技术系统管理、主机托管、系统接入等各项具体安排。

据证监会市场一司司长张望军此前介绍,证券交易所、行业协会相关业务规则和细则将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管理规定》是一项‘承上启下’的重要规则,既是对《证券法》中有关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的具体落实,也为交易所出台有关程序化交易管理业务规则指明了方向。"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管理规定》回应了市场对于程序化交易的主要关切,充分体现了"趋利避害、突出公平、有效监管、规范发展"的思路和理念,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同日,证监会发布实施了《10号指引》,据介绍,此举旨在推动各方树立对投资者负责的理念,强化拟上市企业行为约束,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指引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要求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刊登致投资者的声明,说清上市目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融资必要性等基本情况,督促发行人牢固树立正确"上市观"。二是明确"关键少数"可以就出现上市后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形作出延长股份锁定期的承诺,强化"关键少数"与投资者共担风险的意识。三是完善上市后分红政策的信息披露规则,以利于投资者形成稳定的回报预期。四是强化未盈利企业相关信息披露,要求其披露预计实现盈利情况等前瞻性信息,向投资者充分揭示未来发展前景,便于投资者作出决策。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践行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职责,抓好规则落地执行,压紧压实发行监管全链条各方责任,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聚焦四个"紧盯",严查重大案件

严打违法违规是保护投资者的直接举措。近年来,证监会强调监管执法"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强本强基、严监严管,2023年立案调查及行政处罚数量大幅上升。数据快速增长背后,是监管重点的不断聚焦。据证监会介绍,主要体现为"四个紧盯"。

一是紧盯"关键少数",着力铲除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资本市场"毒瘤",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二是紧盯不勤勉、未尽责,压紧压实"看门人"责任,督促引导中介机构提升执业质量;三是紧盯"内外勾结""监守自盗""惯犯累犯",对违规减持、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保持高压执法态势,积极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交易环境;四是紧盯债券、私募、期货等各领域,向违法行为坚决亮剑,不留金融监管执法暗角、死角。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今年证监会将从严打击严重危害市场平稳运行、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证券期货市场违法行为。继续强化线索发现,严查重大案件,提升执法效能。

在线索发现方面,证监会将加大科技监管应用,不断提升线索发现的敏感度和精准度,强化跨部门跨领域跨市场监管协作,加强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联动、信息披露与交易监管联动、现场检查与稽查调查联动,坚决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

重大案件方面,证监会将重点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占用担保、违规减持等违法违规行为,密切盯防并严厉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影响市场正常秩序的违法行为,为投资者入市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