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业内称私募新三板基金备案暂停,仍有机构参与定增

第一财经 2024-05-15 19:28:20 听新闻

作者:徐宇    责编:杨佼

受瑞丰达“跑路”事件影响

受瑞丰达“跑路”事件影响,涉及新三板的私募新产品备案越发严格。

第一财经从私募基金行业人士处了解到,基金业协会(下称“协会”)目前暂停了涉及新三板投资业务的基金备案。

业内人士认为,协会上述举措并不意外,原因为了短期控制风险。事实上,协会对于私募的监管确逐渐趋严。近期,多家私募机构因业务违规遭协会处分,甚至有私募机构收到“暂停受理其私募基金产品备案三个月”的纪律处分。

但第一财经发现,暂停新产品备案的情况下,近期仍旧有私募通过定增“绕道投资”新三板公司。

仍有私募定增入股新三板企业

“协会为了控制短期风险,暂停涉及新三板投资业务的基金备案,并不让人意外。”贝寅私募合伙人祝侃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此前,瑞丰达重仓了许多流动性不佳、基本面较差的新三板公司,该机构本身存在高买低卖等异常行为,再叠加该机构保证投资者8%的年化收益率,且无法及时兑付等违规操作,最终引起了监管注意。

祝侃告诉第一财经:“市场上一些参与者利用新三板股东人数少的客观背景,进行恶意拉砸股价已经很久了,这次瑞达丰事件,市场影响更加恶劣,但(事件本身)确实不是什么新鲜事。”

他认为,在新三板出台更为严格的股价监管措施后,协会也会逐步放开此类产品备案。那么,在此之前,新三板产品备案暂停对于私募行业影响几何?

至少对于大多数机构而言,这个影响微乎其微。多家大型主观私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流动性不佳,他们过去没有涉及新三板投资,可预见的未来“大概率也不会有”。

相比于主观投资,量化投资对于流动性要求更高,几家头部量化机构均表示旗下产品持仓标的同样不涉及新三板。

但和上述机构不同,贝寅私募从2016年起,就是一家专注于新三板和北交所的私募机构。行情较好的2023年,在所有参与北交所战略配售的私募机构中,其业绩一度位居前三。

谈及上述政策影响,祝侃表示,因为目前IPO形式放缓,新三板作为一级和一级半市场,面临更加难的上市条件,确实投资性价比有所降低,而且近一年挂牌的新三板企业,都是冲着北交所去的,二级市场鲜有成交,也没有太多的投资机会。

“我们的一级策略依旧是找到稀缺的资产,并且可以通过北交所上市来解决退出问题,毕竟沪深目前排队时间过久,风险周期拉长不合算;二级策略是加大北交所仓位,目前800点以下的市场,向下空间有限,向上弹性十足,很值得花心思配置。”祝侃称。

事实上,即使目前协会暂停新三板私募产品备案,且多数投资者认为新三板投资性价比不高,但仍旧有私募机构通过定增布局。

5月14日,长城信息(874148.NQ)公告,公司以2.77元/股的价格,发行1444.05万股,合计募资4000.02万元。

其定增投资方中,出现了两家私募机构:长沙鑫融和汇垠德擎,分别认购了144.41万股和43.32万股。定增完成后,上述两家私募机构分别位列长城信息第三和第六大股东。

长城信息是一家金融信息化和信创办公信息化领域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具体产品包括智能终端设备、外接设备、软件及技术服务、运维服务、模块与耗材类产品、信创影印设备。

2023年,该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1.34亿元、净利润1.05亿元,较2022年分别下降9.92%和9.93%。

多家私募机构因业务违规遭监管处罚

新三板私募产品备案暂停仅仅是近期协会监管趋严的缩影。5月15日,有媒体报道,有关部门正在就产品募集时借助“帮忙资金”的情况约谈相关私募机构。

据了解,相关私募机构被要求就“产品刚成立就有投资者大幅赎回,甚至是在成立当天就赎回”的情况给出合理解释。在此期间,相关私募机构的新产品备案暂停,后续有关部门或视情况给出相应处罚。

此外,近期还有多家私募机构因业务不合规遭协会处罚。

5月10日,中基协发布多份纪律处分决定书,北部资产、江苏睿谷、琳灵资产三家私募遭处分。

其中,北部资产存在实施重大违法行为,根据监管部门行政处罚决定书,北部资产以提供股权代持便利的方式向公职人员输送不正当利益。

江苏睿谷因未完全履行投资者适当性义务、基金备案信息不准确、未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违规挪用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不完全配合自律检查工作等五项违规行为,被撤销管理人登记。

琳灵资产则因未如实披露基金杠杆运作情况、无独立办公场地等,被警告并暂停受理其私募基金产品备案三个月的纪律处分。

5月13日,深圳证监局向深圳兆利丰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经查,深圳兆利丰在从事私募基金业务活动中,存在未按照相关私募基金合同约定进行投资运作,不公平对待同一私募基金的不同投资者,及报送的信息存在虚假记载等违规行为。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深圳证监局今年已对约7家私募机构或相关公司私募基金业务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等。

还有私募合伙人因违规交易遭证监会“没一罚一”的处罚。

4月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朴道瑞富执行事务合伙人胡晓麒因使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被行政处罚。经计算,胡晓麒与朴道基金的趋同交易涉及金额达29.42亿元,共获非法所得2439.57万元。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