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城中之城》:金融人,成为赵辉,还是苗彻?

2024-05-13 18:09:07 听新闻

作者:杨峻    责编:高雅馨

金融人,也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稍有不慎,容易被利用、被围猎。将有五危,警钟长鸣。

(本文作者杨峻,金融资深人士)

 

最近《城中之城》热映,笔者在周围小伙伴的安利下,趁着五一假期追了一部剧。

电视剧从一个刚毕业进入银行工作的陶无忌的视角,讲述了他眼中的银行人、金融人的故事。主要剧情是围绕财大毕业的四个同班同学赵辉、苏见仁、苗彻、谢致远而展开。这四个人个性迥异,他们共同的老师这样评价:谢致远最会赚钱,但过于聪明;苏见仁看着不着调,其实是真性情;赵辉最像老戴(一位受人敬重的银行老行长,也是赵辉的老领导、师傅),苗彻最有格局。赵辉、苏见仁、苗彻就职于同一家银行,其中最有事业心的赵辉是分行副行长,能力强、人品正、渴望升任分行行长大展宏图,实现金融报国的理想。最真性情的苏见仁是支行行长,图名图利、有坏心思,但内心深处仍保留着纯真。最有格局的苗彻则是审计部门负责人,刚正不阿。而最会赚钱的谢致远则身为信托公司老总,很多时候要求着赵辉、苏见仁给资金、给业务,有时为了赚钱无所不用其极。

笔者大学一毕业就进了银行。在笔者看来,《城中之城》的编剧对银行工作还是相当了解的。剧中的领导办公室、员工工位摆设、茶水间、员工食堂等等,都很贴合金融人的工作日常。黄浦江的滔滔江水,滨江大道的绿树成荫,陆家嘴绿地的清澈湖水,汽车驶过的银城中路,无不让金融人感觉置身剧内。剧情开头的营业大厅更让笔者觉得亲切异常,那是笔者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剧中几乎每个人物,在笔者周围都能找到对标。陶无忌就是很多金融人初入职场的样子,努力表现、希望脱颖而出。赵辉、苏见仁、谢致远、苗彻等人,笔者身边也能找到他们的影子。甚至那些围猎赵辉的地产商、高利贷的掮客,在现实中也不乏其人。

不过这部剧,并非全无槽点。为了吸睛,不少地方有些戏剧化地处理,甚至有丑化金融行业之嫌。例如,剧中出现很多偷拍、偷录、偷文件、勾心斗角的情节,在现实中并没那么不堪。一个分行行长大笔一挥就能贷出去30亿、核心风控角色完全缺位,这也让一些银行风控人意难平。但总体而言,这部剧瑕不掩瑜,影视剧是艺术作品,不能强求与现实一一贴合。笔者就几个感触最深的点分享一下,例如九正一邪、将有五危、理想主义。

01

九正一邪

剧中,老领导对赵辉说:“做银行要九正一邪”。这个邪,就是突破常规,在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能通便是法,能伴则是侣,能立可为地,能克方为财”。

虽然人无完人,不能苛求人是无邪的,但笔者认为,“九正一邪”不能作为犯错误的借口。金融人,还是应该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否则,很容易就倒在那“一邪”里面。

赵辉的老领导是“九正一邪”的践行者。他的发心是救民族企业于危难。发行无错,但他突破合规底线,将表外资金绕道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让银行资金(或表外资金)置于较高的风险当中。虽然最终击退了国际做空势力、挽救了企业,但在惊涛骇浪的国际股市里,银行资金却面临着有去无回的险境。这一邪,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赵辉的人生底色是实干、自律、爱惜羽毛。但是当他的尊严被践踏时,他选择了用不那么光明的手段反击,结果被人拿捏。为了保全自己,他不惜设局将同窗兼好友苗彻撸下马。他最后也是倒在了“邪”里,沦为了阶下囚。赵辉和苗彻的爱徒陶无忌,作为一个职场新人,他渴望证明自己,渴望升职加薪出人头地,同时他的内心也追求正义。为了达到目的,他会找一些“变通法门”。例如,为了证明赵辉贪污受贿,他会利用亲朋关系窃取他行客户的隐私。苗彻曾经当面评价陶无忌“鸡贼”,试图警示陶无忌。虽然剧中陶无忌升任科长,但如果他不改正的话,未来很可能会被小聪明反噬。

人身上的正与邪,并非比例关系。金融人,发心要正,手段也要正。九正,不能成为一邪的借口。

02

将有五危

剧中老领导对赵辉说了《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 :“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这句话,让笔者深受震动。简单翻译一下:为将的五种危险倾向,有勇无谋、贪生怕死、急躁易怒、过于自尊自爱、过于爱民如子。这些倾向可能被敌人利用。在诱惑诸多的金融行业,人性与利益交织,这“五危”体现得尤其明显。必死可杀:指的是有勇无谋,只知死拼,就可能被敌人诱杀。苏见仁就是典型的案例。因为赵辉在大学时抢走了他的爱人,叠加上级领导以利相诱,所以他就想与虎谋皮、搞倒赵辉,但是却莽撞冲动,反而被更有谋略的赵辉反制,最后落得身败名裂、被车撞死的下场。

必生可虏:贪生怕死,就可能被俘虏。赵辉想要升官,想筹钱治好女儿的病,不得已之下,接受了地产老板的帮助。地产老板把赵辉的上司拉下马、给他腾出位置,帮助他解决了上千万的手术资金。赵辉如愿以偿,当上了行长、女儿的眼疾也得到了救治。但是,他从此被地产老板拿捏,玩弄于股掌之间,成为商人牟利的“俘虏”。忿速可侮:急躁易怒、一触即跳,就可能受敌凌辱而妄动。陶无忌在对某个分行展开审计时,揭露了该分行的一些违规操作。会议中,对方行长无法克制怒意,气得摔杯子,玻璃溅到了陶无忌手上。本来不会造成伤害,但是机(ji)灵(zei)的陶无忌使劲捂住玻璃碎片,加重了伤口,让该行长背负了伤人的“罪名”,让自己掌握了主动权。

廉洁可辱:廉洁而爱好名声、过于自尊,就可能被敌人侮辱而失去理智。赵辉能力突出,以为靠能力就可以坐上行长宝座。他过于清高、不愿站队,不愿向总行分管人事的副行长交“投名状”,所以在职位晋升上没有获得对方的支持,导致错失分行行长一职。摘得桂冠的,反而是一个业绩和资历都远不如自己的人。(PS:本剧有一个遗憾,没有交代那位以权谋私的总行副行长的命运。)新任分行行长德不配位,上位后试图把赵辉“污名化”,拿一个科技公司的贷款问题向赵辉发难,嘲讽赵辉是拿着广大储户的钱换取名声、给自己谋求上升资本。钱财、美色都不足以让赵辉动摇,他太清高了,不屑于屈从金钱和美色。但这种名节上的羞辱,无疑让内心骄傲的赵辉极度痛苦,将赵辉逼上了黑化之路。

爱民可烦:溺爱民众,就可能被敌烦扰而陷于被动。赵辉的老领导两袖清风,为了扶持优秀民营企业嘉祥实业,帮助嘉祥实业在国际股市对抗恶意做空的国际资本,不惜逾越底线向嘉祥实业的关联公司放贷,资金被信托公司挪用、做空牟利,而自己则落得车祸身亡的悲剧。

金融人,也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稍有不慎,容易被利用、被围猎。将有五危,警钟长鸣。

03

理想主义

赵辉和苗彻都是理想主义者。本来是同一种人,但却“走着走着就远了,走着走着就变了,渐渐走入了不同风景”。理想主义者太骄傲了,他们把自己的羽毛视若珍宝,不屑于随波逐流、同流合污。但金融圈里诱惑诸多,要将这份理想主义坚持到底,很难。大多数人都是俗人,免不了七情六欲,免不了贪嗔痴。即使最初抱有理想主义,也很难去坚守,因为这条路上往往伴随着越来越大的阻力、不公和非议,荆棘丛生。大部分人,只是在内心深处尊重和欣赏,却没有勇气真正践行。一旦选择了理想主义,那就需要接受随之而来的清贫甚至亲朋的远离。

剧中主管内审的苗彻,其铁面无私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但同时也被人们敬而远之。好友赵辉的女儿生病需要巨额医疗款时,苗彻也是有心无力,只能拿出一百万相助,杯水车薪。赵辉黑化后,苗彻坚持内心的正义,想将赵辉绳之以法,但却被赵辉设局陷害,一瓶铁盖茅台葬送了他的审计生涯。

赵辉曾经坚守过,他不愿为了分行行长的职位屈从于权力。老同学苏见仁恨铁不成钢,对他说:“你要想白衬衫一辈子一尘不染,那你除非是阿Q,你永远呆在底层,你什么事都不要做好了”。果不其然,赵辉错失了行长宝座,也错失了施展抱负的空间。赵辉如果继续坚守,意味着他在职场上被空降的行长边缘化,女儿眼疾得不到救治。在权力、亲情与名节的天人交战中,他最终选择了妥协,违规给地产公司放款,在这个名利场中越陷越深。

苗彻对赵辉说:“保持你的骄傲,也就是保住了我的骄傲。”因为在现实中,理想主义者要找到同路人,真的很难,这是一条更加人迹罕至的路。有趣的是,大部分人自己虽然做不到理想主义,但却乐于把自己最珍视的人托付给理想主义者。

苏见仁,虽然自己的白衬衫已经变黑了,但在意识到自己所做事情的危险性后,选择把儿子托付给苗彻。他对苗彻说:“我们这几个同学,将来会走向何方,谁也说不准,前途充满不确定性,我想把儿子托付给你。我相信你,把他托付给你,我放心。”

正直和高尚是一个人主动地选择,成本高昂,因此珍贵且稀缺,很少有人能够一辈子坚守。理想主义者是“珍稀动物”,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呵护。

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质疑赵辉”,随着社会阅历的增长,慢慢开始“理解赵辉”。机缘巧合之下,很多人不知不觉中会“成为赵辉”,只有少数人会“成为苗彻”。是“成为赵辉”,还是“成为苗彻”,是一种权衡利弊后的选择。无论是赵辉还是苗彻,他们身上都有很可贵的品质。至少都曾想要坚持理想主义,做不忘初心的银行人。赵辉动摇了,最终沦为阶下囚,结局令人唏嘘。苗彻则做到了知行合一。他曾经与赵辉惺惺相惜,希望赵辉能有更大的舞台去施展抱负、作出贡献,并希望以同窗、好友、审计的身份,为其保驾护航。在赵辉逾越底线后,他曾试图尽最大的努力去挽救赵辉。希望破灭后,苗彻虽然内心纠结,但最终还是坚守了内心的正义,将赵辉绳之以法。最后,以剧中四人的老师说的一句话,与金融人共勉:“你们都是穿着干净的白衬衫走向岗位的,再怎么爱惜,衬衫总会变黄变黑,这是自然规律。但是你不能因为它会变黄变黑,从一开始就瞎搞瞎弄,三天功夫就变成黑衬衫,还是要好好爱惜的。”

 

(本文作者杨峻,金融资深人士)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