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全球投资格局重塑,中国市场红利策略不变、紧抓关键赛道

第一财经 2024-04-30 20:02:49 听新闻

作者:陈君君    责编:林洁琛

整个系统估值水平下降,投资机会由此产生。

年初以来,全球资产出现前所未有的波动:国债长端收益率持续走低,量化超额出现历史最大回撤,境外美股、日股不断创新高,国际金价持续攀升,日元在美元压力下一路走贬创出新低……

当前,我们究竟面临怎样的投资环境,该如何适应这个环境?展望全年,市场将迎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大类资产配置的主线应该如何把握?近日,在第一财经举办的“全球投资行”系列沙龙上海站,业内人士共同探讨投资环境新格局、重塑未来投资方向。

重塑投资环境

美元指数涨黄金也涨,日股大涨日元却下跌,当前的全球投资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业内认为,要用一套新的逻辑去重新思考当下的投资环境。

在梅花创投创始人吴世春看来,当前资产估值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估值下移,“现在的投资标的可能还不如3年前的价格。”他认为,投资者要清晰认知到自己手中的资源,当下的投资环境已不适合进行加杠杆和高负债投资。

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灏认为,整个系统估值水平的下降,投资机会由此产生。他认为,所谓的价值投资是在每一次全球危机带来的全球市场抛售潮里估值压抑带来的机会。“要成为价值投资者,需要具备三大条件,第一是资产负债表的稳定能力,第二是具备逆向思维的能力,第三是利率下行时代要学会坚守。”他说。

洪灏进一步指出,目前,A股相对于港股的溢价达到历史高位,且港股连跌4年这一现象在全球任何资产类别中也属于罕见现象,意味着投资者在香港市场购买中国资产的成本远低于A股市场。

此外,洪灏还认为,黄金市场的上行趋势仍未结束,“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关系既涉及利率,又涉及信用。在黄金价格强势上涨的背景下,实际上反映了美元相对于黄金的贬值。”

投资环境的重塑迫使投资者开始新的思考,新质生产力成为破局的关键。在吴世春看来,资本市场大变局的当下需要靠“新质生产力”来解困,而生成式AI是中国这轮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方向,“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组成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容”。

红利策略不变

全球资产价格出现分化,投资者该如何面对2024年下半场的资本市场变化,选择怎样的投资策略?多位业内首席专家认为,红利策略不改。

申万宏源研究副总经理、策略首席分析师王胜认为,中小投资者切勿盲目追高波动性过大的资产,要相信长期战略投资的力量,要转变对红利类资产的理解。

“红利资产并非一张债券,它最重要的变化是上市公司治理的改善。”王胜指出,随着上市公司治理的改善,分红派息提升的公司,某种意义上也能成为成长股,分红成长的这类资产,同时进行长期持续性的分红,也能称为红利资产。

在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看来,目前A股市场处于全球风险资产的低位,对于追求稳定的投资者而言,相关的红利资产能带来一定的投资收益,同时对于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也存在诸多交易机会,尤其是在AI赛道,能提供持续效益。

陈果认为,央企红利资产仍是高胜率的选择。从投资来看,高股息率优势能提供安全垫;从另一方面来看,与A股整体水平相比,国企整体分红比例较低,但相对波动较小,未来提升空间充足,基本面有望兑现。

在一级市场投资人上海国科龙晖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徐彪看来,要自下而上坚持时代赋予的主线,未来要抓住AI商业化的过程,抓住AI赛道赋予的红利机会。

抓住关键赛道

投资变局下,红利策略不改,具体到投资方向上,业内更看好创新药这一关键赛道。

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权益投资总监助理、基金经理曹文俊认为,医药行业存在投资机会,从政策鼓励的角度,未来5年创新药的增长空间将十分显著,医药板块目前估值水平已接近最底部。

上海瞰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江称,医药市场是必选的消费市场,未来有非常强的确定性成长空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政策。

在查理投资董事长李一丁看来,单纯依靠仿制药已无法为药企带来更为丰厚的利润,医药公司的投资价值更多还是取决于在创新药方面的研发实力。

李一丁称,由于受到海外市场影响,港股医药公司股价一度出现剧烈波动,部分优质公司被错杀,公司价值被低估。

当前,国内创新药正迎来“黄金发展期”,获批数量、出海规模均创新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批准上市的创新药有40个。

此外,Insight数据库信息显示,我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总额连年攀升,2023年交易总金额上升至380亿美元,同比增长33.3%。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投资者应客观冷静投资长期债券|一周大V热观点

📈市场点金 ———— 陈友平(九三学社上海市金融委顾问委员): 投资者应客观冷静投资长期债券。20年以上长期债券发行时间长,跨越经济和地缘政治周期多,长期债券价格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中间会有很多不可控的变化。 ⛪️地产洞察 ———— 李迅雷(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当前希望居民加杠杆购房,估计效果不佳。因为居民和企业部门的投资行为总是顺周期的,只有政府才能做到逆周期。比较好的办法是降息和财政资金入场。 赵伟(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购房税费优惠、个税住房贷款专项抵扣等政策可能成为后续稳地产储备政策。 🌐海外观察 ———— 陶冬(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日本民众的通缩心态非一日之寒,并不是靠汇率贬值就可以一夜间改变的。日本经济能否彻底走出失去的三十年,要看消费能否走上持续自主改善之途。 扫描下方二维码 看更多热观点

05-24 14:14

公募基金规模首破30万亿元大关

05-24 14:20

多只高速路公募REITs大“逆袭”

05-23 11:23

德国政府重申不会使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

德国政府发言人重申,只考虑使用俄罗斯被冻结资产所产生的收益,而非资产本身。

05-23 08:16

资管巨头唱多 对冲基金加仓中国资产

近日披露的一系列数据显示,全球资金正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力度。高盛集团大宗经纪部门最新数据显示,上周对冲基金在全球各地区净买入股票,其中对中国股票的净买入已持续四周。此外,在最新发布的股票策略报告中,高盛将沪深300指数12个月目标位从3900点上调至4100点,对A股维持“增持”评级。多家机构表示,海外市场持续波动以及中国经济基本面逐步好转,是吸引外资回流的主要原因。

05-22 10:07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