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年国内TAVR手术量接近过去12年一半!器材市场始现价格战

第一财经 2023-11-27 18:46:51 听新闻

作者:钱童心    责编:陈姗姗

我国在TAVR领域正处于“量和质”齐增的关键阶段,中国数据正逐步走向国际舞台。他同时指出,TAVR器械的迭代也促进了国内TAVR手术量的增长。

在上周末召开的2023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期间,备受关注的中国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TAVR)数据公布。

国家经导管瓣膜治疗数据库(NTCVR)数据显示,2023年截至10月底,中国大陆地区开展TAVR手术量已过万例。

NTCVR数据称,2023年度截至10月31日,中国大陆地区已开展TAVR手术11614例,而2010年至2022年间,累计开展TAVR手术23980例。这意味着今年前十个月的手术量接近过去12年的一半,较去年8439例的数量也增长了近40%。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TAVR手术量的大幅增长得益于这种手术在全国范围内的快速推广,以及瓣膜介入治疗的体系化和规范化建设,培养了更多瓣膜介入手术的技术人才。

据2023年NTVCR数据库统计,我国接受TAVR治疗的患者集中在60—89岁,占比近95%,其中分布最多的年龄段为70-79岁;此外,TAVR手术中高风险患者占大多数,但低风险患者也在逐步增长。

另据最新版本国内外权威指南显示,TAVR年轻化正成为当前临床趋势,这种手术应用于低龄低危患者的可行性关注度大幅提升。

从技术路线来看,目前我国TAVR股动脉入路占比超九成,是TAVR的主要入路,其次为经心尖入路。如存在股动脉血管管腔严重狭窄、血管严重迂曲以及重度钙化等,可以选择其他入路,但建议由具备血管外科支持,并且经验丰富的中心来完成。

数据还显示,自2014年至今,随着器械的不断改进和术者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TAVR器械成功率平均保持在90%以上。

202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约有2500万人受到瓣膜病影响,其中150万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目前没有任何药物能直接治疗主动脉瓣膜狭窄,当前临床主要采用传统外科手术和微创手术治疗。近年来,TAVR这类高效安全的创新疗法应用,让更多主动脉瓣膜狭窄患者获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潘文志教授分析认为,我国在TAVR领域正处于“量和质”齐增的关键阶段,中国数据正逐步走向国际舞台。他同时指出,TAVR器械的迭代也促进了国内TAVR手术量的增长。

华尔街投资机构Needham预计,2023年全球TAVR医疗器械销售额预计将增长10%,达到67.4亿美元,其中爱德华生命科学和美敦力公司将主导全球TAVR市场,预计市场份额将分别达到57.9%和28.5%。

近年来在国内,TAVR器械市场也越来越“卷”,国内厂商甚至开始出现“价格战”的趋势。截至目前,共有6家医疗器械企业的TAVR产品在中国大陆获批,包括启明医疗、苏州杰成、微创心通、爱德华生命科学、沛嘉医疗和美敦力。在本月早些时候的进博会上,瓣膜产品也是各大跨国企业竞相展示的重点领域。

潘文志教授预计,今年全年我国TAVR治疗手术量可能达到1.4万例左右,其中启明、微创和沛嘉等几家本土厂商的市场份额占比高达80%。

心血管疾病常年处于全球十大致死病因首位。按照欧美等地心血管防治经验来看,治疗仅能对23%-46%的心血管病患者起作用,而对于危险因素的控制则能降低44%-76%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在2023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表示,为了达成降低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的目标,必须防治结合,建立起心血管疾病预防、救治、康复一体化的新型心血管防治体系。

会议还指出,在胸痛中心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救治链延伸、向基层延伸、学科内延伸、学科间延伸、向公众延伸、数字延伸,真正做到救治和预防相结合,技术和体系相结合,医院和区域相结合。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强生医疗战略大调整,心血管介入领域掀起巨浪

2015年,强生公司出售旗下血管医疗器械制造部门Cordis,并宣告退出心血管支架业务,此次业务转型成为医疗器械行业的标志性事件,强生公司也因此错失了此后血管医疗器械发展的“黄金十年”。

05-05 21:34

研究显示新冠使全球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缩短1.6年,接种疫苗可降低心血管风险

从2019年至2021年,全球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缩短了1.6年,而在发达国家中,美国在2020年和2021年两年中的超额死亡率最高。

03-13 16:23

TAVR首例术者克里比尔去世,创新催生百亿美元医疗赛道

他的项目曾被多家生物医药公司专家否决,并且一度被认为是“最愚蠢的项目”。如今全球TAVR手术每年开展数十万例。在中国,TAVR手术也已惠及数万名患者。

02-18 20:02

冲击波球囊进入红海?数十家企业排队拿证

葛均波教授将冲击波技术与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的“化骨绵掌”进行比较。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冲击波和化骨绵掌的共同点是,表面都没有损伤,只是把血管壁的钙化‘打’成了粉状。”

01-14 18:39

独家|部分医院暂停开展MitraClip手术,器械厂商回应

所谓“套收”是指套用术式收费,在一种新型医疗器械获得批准上市后,由于相关的医疗服务项目尚未建立完全,无法收费,而套用已有收费项目的其他术式来对新型医疗器械进行收费。

01-10 19:17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